後看了一眼埋葬了兄弟的安息之地,毅然翻身上馬。
身後,八千鐵騎隆隆,十萬名精悍步卒緊隨。
豫州,李信是不打算在呆下去了,既然張曼成等人想要這地盤,給他便是,老子不爭了,也不想爭了。
“時勢多艱難!”其實若有機會,李信何嘗願意放棄人口昌盛,富麗繁華的豫州之地。
哪怕之前經過多場戰火洗禮,但豫州那豐厚的底蘊不可能輕易磨滅。
大漢十三州也就冀、青、司、兗、益五州之地可以與之媲美,如此王侯之地就此放棄,心有不甘倒也正常。
其實若是換了其他人,即使西涼的董魔王,是朝廷精銳漢軍,他也有信心爭上一爭。
但換了黃巾張曼成,李信真的沒信心爭,因為對方是黃巾,是三張點名的渠帥。
他手裡不僅握著黃天大義,最重要的是,其籠絡了豫州大半統領,天然便壓李信一頭。
僅憑潁川一郡之地,對抗已經反水的各郡黃巾,還要防備麾下的勾心鬥角,這讓他萬般忌憚。
自己先前只是一方小將,想要真正統領豫州數十萬黃巾,名不正,言不順,很難。
且除了黃巾的威脅,大漢朝廷也不是挺屍的死魚,若自己不能迅速解決豫州之事,等到朝廷抽出精力調兵遣將,那時內有張曼成等黃巾作亂,外有朝廷大軍虎視。
時事所迫之下,想抽身都難,與其留在豫州,提心吊膽的與張曼成苦熬,還不如趁著手中尚有餘力,遠遁它方
天下之大,眼界並非要侷限一地,且豫州身處中原腹四戰之地,無天險雄關可守,非安身立命之地,亦非久居之地,棄了也就棄了吧,李信心中自我安慰。
不過在臨走之前,李信也沒讓張曼成好過,他直接將府庫中所有槍矛武備,都發了下去。
所有糧食物資,無償發放給郡縣百姓,所有金錢財統統散盡,就是不給張曼城留一根毫毛。
老子不好過,你也別想過的太舒服,這就是李信的性格。
將財貨散盡,錢糧施於百姓,也算是李信最後做的一點掙扎吧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