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人的船隊,分乘20多艘大型福船,在臘月二十八抵達了渤泥國。
自從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後,南洋再無此等盛舉!
船隊剛一靠港,便受到了渤泥國的盛大歡迎,渤泥國王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在港口迎接,岸邊站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百姓。
大明使節祁明經,福建都司同知劉嶽松,身著官服,步履莊重地走下船舷,率眾在渤泥國都的港口登陸。
渤泥國都位於一個大型海灣之中,是個天然良港,商貿發達,常住人口有一萬多人,這在島嶼零落的南洋是個了不起的城市。
40年過去,渤泥國王已經是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他在年少時也曾去過大明,見到家鄉來的同胞們也是十分激動。沿途華人更不必說,就連土人也紛紛夾道歡迎。
進入王宮,祁明經宣讀天子上諭,一大通文縐縐的廢話全是大明對渤泥國王的誠摯問候。渤泥王三拜九叩,領旨謝恩。
接著又是賞賜禮物,祁明經宣讀禮單,手下抬著裝滿書籍、絲綢、瓷器、茶葉、青銅器等物的一個個木箱,穩穩放入宮殿之中。
接著,便是盛大的晚宴。使團官員在王宮受到隆重的接待,除了糅合南洋風味的炒菜與點心,各種在中原難以吃到的海鮮整盆整盆端了上來。
使團的官兵則在營地吃起了大席,這類似農村流水席,菜品卻也十分豐盛。為了接待這些人,渤泥國徵調了國都所有餐館廚師,另外許多華人自發前去幫忙……
酒足飯飽之後,渤泥王終於問向了祁明經,這次出訪有什麼具體任務,自己能幫上哪些忙。
眼見國王十分客氣,祁明經也很是直接:“大王,本使前來目的有三。”
“一,自三寶太監之後,朝廷已有16年未曾巡視南洋藩屬。本使前來巡視屬國並依上諭封賞屬國國王。”
“二,天子聽聞蘇祿與渤泥素有積怨,然驟起兵戈,勞民傷財,非仁君之所為。蘇祿與渤泥同為大明屬國,本使此次前來,第二個任務便是勘定國界,調節兩國糾紛。”
“三,南洋島嶼眾多,海盜猖獗,野人生番肆虐,另有小國不慕王化,十年之前覆滅舊港宣慰司……此次福建都司出兵五千,圍剿海盜,抵禦土人,渤泥可無憂矣……”
渤泥國王點了點頭,說道:“稟上使,渤泥與蘇祿的確有積怨,既然陛下有詔令,下國自當遵從。即日起渤泥與蘇祿便不再戰,等尊使勘定國界之後,還望尊使監督雙方。”
“關於舊港之事,小王后來也曾聽聞,只是渤泥與舊港相去數千裡,且滿者伯夷國力遠強於渤泥,故未能出兵援助,還請尊使贖罪……”
“大王客氣了,朝廷並無怪罪的意思。”祁明經嘆了口氣,十年之前,權閹王振掌控朝綱,朝廷無能未能援助,豈能怪罪渤泥王呢。
眼見祁明經沒有怪罪的意思,渤泥國王也安下心來。
“大王,可否請教一事?”想起了出海之前陳閣老的囑託,祁明經稍加思索,問向了渤泥王。
“尊使但說無妨。”
“敢問婆羅洲的水田,果真能一年四熟?”祁明經屏住呼吸,期待地問道。
“很難。”渤泥王略加思索便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但一年三熟完全沒問題。”
“這樣啊。”祁明經有些失望,但一年三熟,已經夠好的了,他接著問向下一個問題,“敢問大王,聽說雨林物產豐饒,這裡的土人,是否真的可以不勞而獲?”
“這……”渤泥王頓了頓,耐心解釋道,“上使有所不知,土人與土人不同,他們有很多種族,也有很多差異。”
“比如,與我黃家共治渤泥的土人,他們在之前就受中原與西洋影響,因此有一定文明。這些算歸化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