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今天我要發表的病例是 6 周前開始,以食慾不佳為就診原因的 78 歲男性患者。”
然後他切換畫面,展示了患者迄今為止的病史。
“患者從 5 年前就診開始就有因脊椎管狹窄症引起的腰痛,但能夠自己穿衣和吃飯。”
這意味著日常生活沒有受到影響。
因為這些內容已經在事先分發的資料中有所體現,所以大家都只是點了點頭。
“從 6 周前就診開始,患者逐漸訴說疲勞感,每天躺在床上的時間保持在 12 小時以上。從 2 周前就診開始,伴隨著食慾不佳和噁心,食量減少了一半。”
這意味著全身衰弱已經發生,而且程度相當嚴重。
如果患者年輕的話,可能會覺得只是最近有點累就過去了,但是這個病例是 78 歲的老人。
是一位老人。
“並且全身衰弱到無法自己換衣服的程度,所以來本院門診就診,並住院。”
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常常會有老人在某個瞬間就突然去世的情況。也就是說,即使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決定住院也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
“看起來很粗糙,但意外地很細心。”
果然,院長在這方面也給予了稱讚。
他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切換畫面到患者的胸部 x 光片。
“大家看,兩側肺下葉支氣管附近陰影增加。看接下來的血液檢查,crp 增加,診斷為社群感染引起的肺炎,考慮到患者是老人且病情嚴重,從一開始就使用了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
如果是左氧氟沙星的話,除了對耐藥菌株的抗生素外,可以說是最後的王牌了。
“用藥 5 天后症狀似乎有所改善,但現在又惡化了。”
所以如果是肺炎的話,改善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患者僅僅 3 天就症狀又惡化了。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提到的是患者的病史,從現在起要做的就是討論。
“再次拍攝的胸部 x 光片和之前的結果沒有變化。因此判斷為原因不明的全身衰弱,提交到病例討論。”
張振龍話音剛落,李賢忠就舉手了。
然後在張振龍還沒來得及反應之前就開口了。
“好。作為這個病例的發表者,張振龍醫生的想法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讓他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問他。
張振龍雖然短暫地驚慌了一下,但作為待了3年的住院醫師,他很快就能夠回答。
“我認為有可能是對左氧氟沙星有耐藥性的肺炎。”
但是這不是李賢忠滿意的回答。
“肺炎最常見的症狀是全身衰弱嗎?”
“那…… 不是的。”
“但是為什麼執著於肺炎呢?”
“從x光片上看……”
“這位患者都78歲了。可能是很久以前的病變,你沒想過嗎?”
“那個……”
“已經是第三年了,你就只能想到這些嗎?沒有其他人了嗎?這位患者的主治醫生是誰?” 李賢忠的話讓站在後面的某人嗤笑著站了起來。是第二年的黃善宇。“你怎麼想?”
黃善宇以無知而聞名,不可能給出正確的答案。但他懂得察言觀色,所以沒有說是肺炎。
“肺,肺癌。”
“什麼,肺癌?”
但這句話反而成了更大的笑柄。
“你在這裡看到了什麼?你看到了什麼就敢說是肺癌。來,教教我。”
“那個……對不起。”
“真是的……一個第二年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