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分成三軍,前軍是先鋒,中軍是主力,後軍是輜重和糧草。
李智雲的新軍位於中軍。他騎馬跟隨著隊伍前行,走了一段,看見前方二哥和兩名侍衛佇馬道旁,便驅馬上前道:“二哥,怎麼不走啦?”二哥沒有回答,而是瞅著正在行軍的佇列問:“五弟,這是你的新軍嗎?”李智雲點頭道:“是啊。”
“他們身上背的是啥玩意?”
“噢,那是鳥銃,也叫火銃,是一種遠射程的武器。”
“這玩意兒能打仗嗎?”二哥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當然了,它可比弓弩厲害多了。”
兩人正說著,裝備著紅衣大炮的炮兵連過來了。為了這次遠征,李智雲專門讓人制作了炮車,炮管架在炮車上,由騾馬牽引,彈藥也由騾馬拉的大車運載。這樣,炮隊只要一停下來,很快就可以裝填發射。李智雲不待二哥詢問,便主動介紹道:“二哥,那是大炮,以後你就會知道它的威力。”二哥收回目光,瞧著他道:“五弟,你脖子上掛的是什麼?”
李智雲將掛在胸前的望遠鏡取了下來,遞給二哥道:“這是望遠鏡,用它看遠處的景物,特別清楚。”
這是一架十倍的軍用望遠鏡,整體是用核桃木雕刻而成,鏡筒裡鑲嵌著凹凸鏡片。製作望遠鏡最主要的材料當然是玻璃。玻璃的製造其實很簡單,就像中國人很早就會燒製瓷器一樣,歐州人很早就發明了玻璃。而且,兩者的製造工藝也差不多,都是高溫燒結,只不過瓷器用的原料是高嶺土,而玻璃用的原料是砂子。
據說,三千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準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灘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船員們把這些閃爍著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熔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混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他們發了一筆大財。
到了公元四世紀,羅馬人用更精純的石英砂,加入適當草木灰中的碳酸鉀和石灰岩煅燒出的氧化鈣,製造出了透明的玻璃,然後吹出大型的玻璃容器和安裝在門窗上的平板玻璃。
前段日子,李智雲與長安城裡的一位富商合作,成立了一家玻璃公司,他出技術,對方出資金,盈利五五分成。這架望遠鏡就是玻璃公司生產的。
二哥拿到望遠鏡後,卻不知道怎麼使用。李智雲拿過來,給他示範了一下,然後遞還給他。二哥接過去朝遠方看了一會兒,點了點頭道:“這東西真不錯,看遠處的人和物很清楚!”李智雲笑道:“那就送給你吧,有了望遠鏡,你以後指揮打仗就方便多了。”二哥一聽,高興地:“五弟,謝謝你!”
大軍經過三天的行軍,來到了一個叫柏壁的地方,就在此地駐紮了下來。柏壁城的城牆周長二十里,城中居民一萬多戶,不算小也不算大,三萬多人當然不可能都住在城裡,所以,軍隊大部分都駐紮在了城外,在空曠地帶建起了營寨,有些營寨則建在交通隘口和險要之處。二哥下令,每個營寨都要建成堅固的堡壘。於是,士兵們用碗口粗的木樁埋在地上,築成寨牆,外面設定柴鹿、拒馬,再挖一道寬兩丈、深一丈的濠溝。營寨之內還搭設有了望塔、射箭樓等,防守可以說是固若金湯。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