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署內火起,劉琦大驚,急忙披衣出看,但見火光之中,牆外露出無數人頭來,個個戴盔著甲,手持利刃。劉琦也不傻,當即便明白了:“此非失火,而是軍變!”急忙高叫:“速喚文將軍來!”
手下有明白人告訴他:“此即文將軍之卒也。”劉琦驚得面如土色,急忙召聚隨從,連外衣都來不及穿,便從後門潛出,一路奔逃出江陵城去了……
本來按照蔡瑁的意思,乾脆把劉琦一刀砍了最為穩便,但是蒯越不同意:“琦雖悖逆,終為先主血胤,豈忍相害?逐之可也。”文聘也不打算殺劉琦:“吾等所謀,為荊州得安,若即害主,天下人將何以目之?”以那傢伙的軟弱性格,必然不肯死守州署,所以啊,趕走他算了。
隨即文聘便放出蔡瑁、蒯越,控制住了江陵全城。蒯越急匆匆下令,一是派傅巽快馬去追趕馬良,以新刺史劉琮之命,要他協助黃忠,阻止益州軍入境;二是遣趙儼奉著荊州圖籍北上,去獻給李典;三是即刻切斷王威和劉磐兩軍的糧秣供給……(未完待續。。)
第二十八章、長坂坡前
劉磐率領一萬多兵馬,離開江陵,北上以拒李典。兩日後逼近當陽,但見荊山巍峨,餘脈悠長,道路險狹,旁多沼澤——雖當冬日,尚未凍嚴,亦難行人也。劉磐長年駐守江陵,向東協助黃祖以御孫氏,向南監視江南四郡,對江陵以北的地形地勢還真不算很熟悉,當即揚鞭問其小校:“此地何名也?”
小校回稟道:“是為當陽長坂。”
有那讀書較多的參謀插話:“當陽長坂,或名當陽坂。古之雲夢較今為廣,北端即在此處,今水雖退,泥沼尚存,不便大軍行進。”
劉磐說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加快速度,趕緊衝到當陽城下去。要是李典未到,乾脆先拿下當陽城,方便防禦;若其已至,我等便背靠荊山下寨,與之周旋。然而話音才落,令未傳下,突然四面鼓響,隨即伏兵四出!
原來李典拋大軍於後,親率三千精銳急進,提前一天就已然進了當陽縣城啦,隨即便用諸葛亮之謀,在長坂設下埋伏,奇襲劉磐。劉磐所部倉促遇敵,不禁亂作一團,兵力雖雄,卻被限制在片片沼澤之間,難以快速展開。李典當先衝陣,直取劉磐,劉磐策馬相迎,戰不三合,一則力氣不及,二則士卒多潰,無奈之下,只得撥轉馬頭,落荒而逃。
等退出七八里地,收束敗卒,十停裡竟然折了一停還多。劉磐一見士氣蹉跌,恐難再戰,於是下令退回江陵。憑堅而守。可是還沒趕到江陵城下。就有訊息傳來。文聘竟然發動兵變,放逐劉琦,改立劉琮為荊州之主了!
噩耗哄傳之下,大軍一夕四散,劉磐身邊只剩下了兩百多人。他本打算繞過江陵,逃去江南,途中卻為小校所殺,將首級獻給了劉琮。
另一路荊州軍由大將王威統領。往赴江南去擋于禁,情況也與此類似。不過兩軍才剛對峙,尚未接觸,後方兵變的訊息就傳到了,王威軍散而逃,被曹軍追上,扯下馬來,做了俘虜。
於是李典、諸葛亮便聯袂進入江陵城,拜見劉琮。隨即李典接管了江陵城防,命文聘率軍南渡。去安撫南郡的江南地區,諸葛亮則繼續南下。以招降江南四郡。
至於劉琦究竟跑哪兒去了?竟然無人在意……
曹操安居雒陽,一方面繼續召聚人馬,整備糧秣,一方面等待荊州方向的訊息,直到李典接到趙儼所獻上的圖籍,立刻再請趙儼快馬送至雒陽,曹操這才捻鬚大喜:“荊州定矣!”就此放心地離開雒陽,西進關中。
再說江陵易主的訊息傳到巫峽,關羽、甘寧盡皆大驚,眾將都打算撤了,但是甘寧堅決不允,說:“吾等奉主公之命,東進以撓曹氏之側,今未接戰即退,是違令也。管他前為曹軍,還是荊州軍,都可順江殺去,以全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