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容易飽腹,所以今天的晚餐大家都吃得格外的撐。
吃飽飯,喝著解膩的蜂蜜薄荷水,吹著傍晚涼涼的晚風,當真是愜意無比。
如果沒有那惱人的蚊子嗡嗡聲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收拾好鍋碗瓢盆,言敘和樓南熠再度離開了。
這次走了不到半小時,飯糰就哼哼唧唧叫起來了。
有食物?
言敘連忙跟上飯糰,就見飯糰跟前是一株比它還要矮的植物,言敘第一眼還認不出來,等他翻開那植物看到那一個個小燈籠才知道這是什麼。
燈籠果,這果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像是一個個精緻的小燈籠掛在纖細的莖上。果實外邊是一層薄薄的、半透明的外皮,有著清晰的骨架,像是燈籠的罩子。透過這層外皮,可以隱約看到裡面圓潤的果粒,宛如燈籠中的燭火。
燈籠果因此而得名。
言敘輕輕摘下一顆燈籠果,用手輕輕一捏,那外皮就破了,露出裡面拇指般大小的果子,顏色是黃綠色,還不算很成熟。
不夠成熟的燈籠果又酸又苦,成熟後就是酸甜味。
看到燈籠果,言敘不由想到了菇娘果。
二者極其相似的外貌讓很多人以為菇娘果就是燈籠果,其實不然,這倆是兩個不同的植物。
菇娘果的葉子比燈籠果的要大、要厚,果子的外皮雖然看起來也很像小燈籠但是會比燈籠果的要薄,幾乎是透明的,更重要的是,這兩種果子成熟後,燈籠果果實多為黃色或黃綠色,裡面有很多小籽,水分不多,吃起來的感覺像石榴。
菇娘果一般為黃色或紅色,籽少水分多,口感有點像無籽葡萄,而且甜很多。
小的時候,言敘誤以為燈籠果就是菇娘果,見超市居然把村裡的野果子賣得這麼貴,還以為有多好吃,回村就去山上找了一堆,然後一吃一個不吱聲。
等多年以後他才慢慢了解清楚,自己當年吃的是還沒有成熟的燈籠果……
不過可能也是因為有過一次不愉快的經歷,言敘對菇娘果和燈籠果都謝絕了,再也沒有嘗試過。
現在也是一樣,看著一個個小燈籠,言敘一點想吃的慾望都沒有。
但他身邊不是還有一個嘛?
於是言敘挑了個看起來比較熟的,讓樓南熠嘗一嘗。
樓南熠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面不改色把嘴裡的果子吞了下去。
言敘有點意外地看著樓南熠:“好吃嗎?”
樓南熠搖搖頭:“不好吃。”
“不好吃你還吃下去。”
樓南熠明顯愣了一下,緩緩道:“可是……這不是你讓我吃的嗎?”
言敘聽到這個回答後,先是一愣,隨後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呀,真是太實誠了,不好吃就吐出來嘛,又不是什麼必須完成的任務。”
樓南熠聽了點點頭:“下次一定。”
這燈籠果都沒有成熟,算不上好吃,但也確實算得上是一種水果,言敘把它摘了送進檢測儀。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他只得了1積分。
也就是說,這個燈籠果已經被人給收錄了。
只能繼續再找其他的了。
接下來,在飯糰的帶領下,他們又找到了兩種野菜,一種是馬齒莧。
馬齒莧的葉片厚實而圓潤,像是一個個小小的碧玉勺子,它的莖呈現出紫紅色,一節一節的,像是精心串起的紅瑪瑙珠子。
言敘不喜歡馬齒莧,因為吃起來黏糊糊、滑溜溜,他覺得有點像鼻涕。
另一種是薺菜。
薺菜是農村很常見的一種野菜,葉子是鋸齒狀,葉片從根部向四周散開,像是一朵綠色的小花。
薺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