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裝備。據李璟所知道的,登州水師王進這樣的正牌水師部隊,也只有兩艘樓船,而大謝砦的兵馬比登州水師多,也不過是三艘樓船而已。就連都裡鎮的聯合艦隊,那隻完全用錢堆起來的水師,據說總共也只有八艘樓船。
這種完全就是起威懾作用襯臉子的戰艦,基本上就是顯擺用的,輕易是絕不會出海的。要是一個風浪不小心翻掉了,任誰都會氣的出血。可是現在,封彰居然派出了一艘樓船,那就說明他對這次的剿賊很認真,而且還說明此次大謝砦肯定派出了一個重要的人物出海,要不然。絕沒有資格駕駛一艘樓船出海。
是封彰嗎?不太可能,封彰這樣的老狐狸應當不會輕易離巢。他更多會是在大謝砦城坐鎮指揮。除了封彰,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大謝砦的副兵馬使封尋了。
看來這回封彰真的是下了血本了,李璟聽著封彰出動的那些戰艦,嘖嘖的差點直流口水。封彰一共出動了三十七艘戰艦,清一色的全是戰艦,其中鬥艦、走舸、海鶻和樓船都是戰鬥艦,艨艟和遊艇則屬於輔助艦。
鬥艦,船上設女墻,可高三尺,墻下開掣棹孔,船內五尺又建棚,與女墻齊,棚上又建女墻,重列戰敵,上無覆背,前後左右樹牙旗、幡幟、金鼓,此戰船也。鬥艦是梯級複式結構,水兵可以梯級排列迎敵,划船者則隱蔽於船內,透過棹孔划船,是此時海軍主要的作戰船隻。一艘鬥艦漿手就有數十,艦上最多可載除漿手外水兵百人。鬥艦長達十二丈,寬三丈,船深一丈,吃水六到七尺,船樓高八尺,指揮台高八尺。艦上兩帆!
走舸,舷上立女墻,置棹夫多,戰卒少,皆選勇力精銳者,往返如飛鷗,乘人之不及,金鼓、旗幟列之於上,此戰船也。走舸速度快,當主要用於突襲和衝擊,是海上進攻的利器。與鬥艦比起來,走舸要小上許多,船上數十漿手,但水兵不多,一般也就十幾二十人。
除了鬥艦與走舸之外,戰鬥類艦中還有重要的一種就是海鶻船,這種船頭低尾高,前大後小,如鶻之狀。舷下左右置浮版(板),形如鶻翅翼,以助其船,雖風濤漲天,免有傾側。覆背上左右張生牛皮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此江海之中戰船也。海鶻所配備的浮板是一種特殊的平衡裝置,可使艦船在遇到大風浪時保持平穩,有此裝置就可大大增強艦船的抗風浪效能,在氣候惡劣的條件下,在江河或海上作戰具有巨大的優越性。
海鶻船的抗風浪性極強,到了晚唐此時,海鶻船還有了更新的改變,如大謝砦的海鶻在船舷兩側加裝鐵板,增強防護能力;在船首加裝犀利的鐵尖,用來衝擊敵艦,因而被稱為“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船”。這種戰船擁有一千石的載重量,長十丈,寬一丈八尺,深八尺五寸,底板闊四尺,分成11個水密隔艙,兩邊各有5支櫓,可以載士兵108人,水手42人,是一種結構堅實、戰鬥力強、能衝擊敵艦的新型戰艦。
這次大謝砦出動了十艘海鶻,其中就有四艘是剛改裝過的新式‘鐵甲戰艦’。
除了樓船、走舸、鬥艦、海鶻這四種專用於戰鬥的艦船外,封彰這次還出動了艨艟八艘,遊艇二十艘。
蒙衝,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敵不得近,矢石不能攻。此不用大船,務於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戰之船也。東漢劉熙《釋名釋船》則說:“狹而長曰艨艟,以衝突敵船也。”這表明艨艟採用封閉型結構,外配裝甲(生牛皮),造型小巧靈活,速度快,當主要用於突襲、偵察、通訊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