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德國在二戰中的需要了。
所以在地中海戰役開始前,赫斯曼就命令軍備總局和國防軍工兵制定了修復阿勒頗到摩蘇爾鐵路和開發基爾庫克油田的計劃,還特地從法國和荷蘭請來了石油鑽探和油田管理的專家,還提前準備了大量的石油鑽探和油田滅火的裝置。此外還提前組織了一德伊石油公司,任命軍備總局的副局長阿爾伯特。斯佩爾為德伊石油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開發基爾庫克大油田。
另外,這個時代的敘利亞也是一個小小的產油國。在幼發拉底河畔的代爾祖爾就有法國人開採的油田,雖然產量不能和伊拉克、伊朗的油田相比,但好在運輸比較容易,有現成的管道可以用,而且破壞的也不嚴重。在那裡工作的法國工程師也沒有和英國人一樣跑路,不僅可以利用他們來恢復代爾祖爾油田的開採,而且還能把他們派去基爾庫克,這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吧。
飛機沿著阿勒頗…摩蘇爾鐵路飛了大約一個半鐘頭,鐵路最後消失在了一座從空中俯瞰下去顯得有些雜亂的城鎮裡面。
“元帥,這是摩蘇爾。”阿弗拉克告訴赫斯曼,“摩蘇爾本來是一座很小的城市,但是基爾庫克發現了油田這裡就迅速繁榮起來了。英國人還在這裡修建了機場,我們現在是不是在摩蘇爾的機場降落,然後再坐車去基爾庫克油田。”
“不,”赫斯曼搖搖頭,“我們還要在天上飛一段時間,我要親眼從空中看看,基爾庫克的油田被英國人毀壞成什麼樣子了?”(未完待續。)
第465章 希特勒的揮霍
基爾庫克的油田被破壞的很徹底,可以說是搬光、炸光、燒光。能搬走的裝置都被搬走,搬不走的也都炸燬了,炸完以後還放了把火點燃了油井。在赫斯曼抵達的時候,絕大部分油井的大火還沒有被撲滅,他看到的是彷彿戰場一樣的滿目瘡痍的大油田。
“我的領袖,基爾庫克油田毀壞的非常嚴重,所有的採油和輸油設施都被破壞,油井還在燃燒。斯佩爾從羅馬尼亞抽調的油田消防隊剛剛趕到,根據他們的估計,至少需要1個月時間才能撲滅油田大火。
另外,從阿勒頗通往摩蘇爾的鐵路至少有1個月才能恢復通車,採油和輸油裝置才能大量運抵基爾庫克。然後還需要至少6個月才能完全修復被毀壞的油田。7個月後,油田的產量才有希望恢復到被毀壞前的水平……”
柏林,威廉街77號,德國總理府。
阿道夫。希特勒這個時候正皺著眉頭在聽戈林彙報基爾庫克油田的情況——如果說是石油讓中東變得四分五裂,那麼石油也能讓歐洲變得團結一致。
所以現在全歐洲都在看著中東的油田,如果德國人能讓那些油田滿負荷工作,並且源源不斷為歐洲供油。那麼大家都會成為德國的追隨者,因為誰都想要廉價並且充足的石油!
聽到基爾庫克大油田7個月後才能恢復原本的產量,阿道夫。希特勒就忍不住皺眉,“7個月後產量可以達到多少?每年能達到300萬噸嗎?”
“領袖,這很難說。”戈林回答,“我們現在還調集了許多鑽井工作隊,準備在鐵路修復後進入基爾庫克打井。如果可以打出高產油井,或許能讓基爾庫克油田的產量突破500萬噸。”
基爾庫克油田具體的可採儲量戈林也不大清楚,年產500萬噸的資料是赫斯曼在報告上提及的。實際上在後世位列世界第6的基爾庫克大油田的年產量極限遠遠超過500萬噸。不過赫斯曼不清楚靠40年代的技術,能把基爾庫克油田開發到何種程度,所以就報了個比較保守的資料。
“500萬噸!”希特勒一聽卻是有些吃驚,“真有那麼多?難道基爾庫克油田能和羅馬尼亞油田相提並論?”
“應該是的,”戈林滿臉堆笑著回答,“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