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若水年紀輕輕,便能做到收放有度,綿裡藏針,謀而後動。今日若不是你之詞,想來他也不會如此失態。”柴榮頓了頓,“此人若是再歷練一番,等斂去鋒芒,說不定二十年後又會是另一個王樸。沒想到南唐之中也會有此風流人物,看來到底是我小覷了天下英雄,誰以為煙雨江南只會出無膽之類。”
柴宗訓張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攏,想不到柴榮對樊若水評價這麼大,似乎歷史上樊若水除了進獻《長江形勢圖》露了一個臉之外,後來幾乎就沒什麼訊息了。難道說趙匡胤識人不明,錯過了這麼一個治國安邦的大才。
聽柴榮言語間的意思,似乎恨不得其能為自己所用般,柴宗訓不得不提醒柴榮道:“父皇!你可得想清楚了。
“我聽人家說他可是南唐新進的新科狀元,又是人家南唐皇帝欽點的使者,你說是想要……”柴榮回過頭來瞪了柴宗訓一眼,打斷道:“你莫非以為父皇上了年紀,老糊塗不成?你說的這些我又如何不知道?
“現在拉攏他,徒增嘲笑之外,又有何益處?”柴宗訓不明白為何柴榮把事實看得如此清楚,還有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是……現在走不到一起,不代表有以後沒有可能,為父好不容易給你找著一個可以為相的人材,的確是有惜捨不得。也對!‘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凡事急容易反而不美……”
聽柴榮似乎還是沒有放棄拉攏的樊若水的打算,柴宗訓聽得心動之極,當初跟王樸學將相之道時,便知道這一相之才有多不容易,十萬人之中也不見得會有一個。而且聽柴榮似乎有辦法的樣子,豈會就這樣錯過了。
“父皇!你的意思是?”柴宗訓試著問道,他也十分想從柴榮口中得知到底有什麼辦法能讓樊若水從南唐叛將過來大周。
“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會不在意的。”兩父子對視一笑,卻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現階段讓樊若水效命大周,自然是半點兒可能都沒有。但明日他返回南唐之時,便是轉機的出現,也許南唐皇帝不會再信任他了。”
“父皇能否說得再清楚一些?”柴宗訓心急火燎再次追問道。柴榮笑著搖了搖頭,道:“你忘了日間你讓非得他讓在評價你的詞的南唐新皇的詩究竟哪個更好一些?”
柴宗訓回想了起來,才有幾分興奮,又馬上問道:“話雖然是說了,可是話是在大周朝堂上說上,加上當時南唐新皇又不在,他又如何會知道?”“你太小看了李煜了,哪個皇帝會讓放心讓一個只有十七歲的新科狀元作使者出使他國,且不說李煜不會有這樣的魄力,即使他有這樣的魄力,也未必能駕馭得了樊若水這樣的人。”
“那豈不是說……”柴宗訓心喜之極。柴榮點了點頭,言道:“你猜得不錯,這次出使我大周的南唐使團之中絕對會有李煜的親信在。
“李煜雖然不是親耳所聞親眼所見,但經過這親信添油加醋傳回去的話效果卻是更加,像樊若水這般的年紀人想在南唐朝堂之上出頭,本來就困難重重,‘不能人妒是庸才’。況且!以樊若水的才訓,我兒可告訴我這樣的人是庸才嗎?”
等柴宗訓清楚其中道理後,將頭搖得如搏浪鼓般,答道:“不僅不是,而且像是一柄出鞘的寶劍,鋒銳懾人。”
柴榮含首,接過道:“你說得不錯,不地唯一說錯的便是樊若水便像他的名字一般,或許在他這個年紀鋒芒畢露,叫他收斂鋒芒卻是有些難為他。但上善若水,水可載舟水可覆舟,他也不用為他擔心,他自然有他的應付之道。”
聞過柴榮這般話,柴宗訓終於放下心來,確如柴榮所言,他的確是擔心樊若水這個未來的宰相之材。若是自己還沒將他等他,他便為人害死了,自己豈不是虧大了?
“為人需像樊若水般,能做到沉浮自如,綿裡藏書針,小小的南唐是困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