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此事的特德和駐敘利亞的法國空軍司令朱諾兩人看來,“長矛行動”的風險太大,是不大可能真的實行的。
“撥給你10箇中隊的威靈頓轟炸機和3箇中隊的布倫海姆遠端戰鬥機,”空軍參謀長紐沃爾上將說,“亞瑟,你能完成炸燬巴庫油田和格羅茲尼油田的任務嗎?”
“一定完成任務!”亞瑟。特德回答。其實他完不成摧毀油田的任務,因為油田的鑽井機分佈區域是很廣的,靠一百多架威靈頓轟炸機根本炸不過來。但是這個時期的軍事將領們都普遍高估戰略轟炸的威力,特德也不例外。
“可是大英帝國需要這次任務失敗!”丘吉爾突然淡淡地插話。
“啊,失敗?”亞瑟。特德實在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大臣,您的意思是……”
“轟炸行動失敗,”空軍參謀長紐沃爾上將解釋說,“轟炸機群起飛後迷路,沒有找到去蘇聯的方向或者被土耳其空軍攔截……‘長矛行動’只是獲得了土耳其的默許,理論上還是侵犯土耳其中立的行為,被攔截也是很正常的,對嗎?”
“不進入蘇聯領空?”亞瑟。特德還是不明白,“那樣轟炸任務有何意義?”
“我們因故未能進入蘇聯領空並不等於法國人也未能進入啊。”丘吉爾吸了口煙,笑道,“96架leo…451轟炸機能摧毀巴統的煉油廠嗎?”
“這沒有問題,”亞瑟。特德回答,“煉油廠裡到處都易燃易爆物品,隨便扔幾個炸彈都會造成災難,何況出動96架轟炸機。可是……摧毀了巴統的煉油廠,德國人照樣可以從蘇聯得到石油啊。”
是啊,被炸燬的又不是德國的煉油廠,這樣的行動彷彿對打敗德國毫無益處,唯一的作用就是激怒斯大林。
空軍參謀長紐沃爾上將說:“我們經過周密的調查和精心的測算得出結論,由巴庫和格羅茲尼油田生產出的石油,約50%是由巴統的煉油廠加工,加工量佔到了蘇聯國內石油加工量的75%。也就是說,巴統的煉油廠一旦被炸燬,蘇聯在短期內就會陷入至少12個月的石油製品匱乏期。而德國並沒有富裕的煉油產能可以幫助蘇聯!”
根據英國情報部門的估計,德國的年石油加工能力不會超過1000萬噸(實際上只有600萬噸),滿足國內需求雖然沒有問題,但是不可能向蘇聯供應成品油。如果德國這麼幹,那德國自己的油料供應就會陷入困難了。
也就是說。一旦巴統煉油廠被炸燬,蘇聯國內很快就會陷入成品油供應短缺。這對正在打仗,而且在另外一個方向(遠東)受到日本威脅的蘇聯而言,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而德國一旦無力供油,那麼整個世界上還有誰有這樣的石油加工能力呢?
答案就是:美國、英國和法國!
而蘇聯能夠求助的也只有美國這個超級工業大國,這樣斯大林也就不得不服從羅斯福的意志,減少甚至停止對德國的石油供應了——大英帝國發起這場近乎盲動的冒險的邏輯,也就在於此了。
……
“元帥,剛剛收到中東的情報,法國人將至少80架leo…451型轟炸機調往了敘利亞。”總參軍事情報處長兼戰略欺騙局局長蓋倫上校走進了赫斯曼的辦公室,還給他帶來了讓人吃驚的訊息。
因為在中東的猶太人中有一定的基礎,而且還一直惦記著中東大油田。赫斯曼很早就命令卡納里斯在中東佈設情報網了,因此法國空軍的96架leo…451轟炸機剛剛飛抵,就被德國中央保衛總局給偵察到了。
“他們又把飛機調往中東了?他們這是……”赫斯曼看了看蓋倫上校,皺眉問,“這種leo…451轟炸機的航程是多少?”
“最大航程是2900公里,”蓋倫回答,“作戰半徑估計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