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他之後會把《飢餓站臺》拿出來——
同志們,我多支援你們的想法呀!
哼哼,到時再看他們是什麼表情!
忽略掉這個“瑕疵”,其他型別片發展建議倒沒什麼問題。
上次討論,林麥冬提議過圖文結合的模式——其實就是ppt那一套。
於是張海芳這兩天整理的時候,專門安排人手從相關機構要來資料,再參考林麥冬指導的方法進行圖形化。
資料是從央視要來的,這個時候的統計不算精準,統計範圍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對還存在廣大農村的華國來說,只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但已經算不錯了。
比如1996年,電影頻道已經覆蓋全國3億多觀眾,佔全國電視保有量的40左右,日常收看人次,白天平均有1500多萬人,晚間4000多萬人。
林麥冬重點提議的那幾種型別片,愛情、倫理和職場,根據資料分析,很受白天觀眾的歡迎。
而冒險、歷史和軍旅,則深受晚間觀眾的青睞。
羅列的資料中,還特別用多部影片的收視率作為範例,佐證某型別的片子,在什麼時段更容易吸引關注,以及透過對時段的分析,推測喜歡這種片子的觀眾是什麼身份。
,!
張海芳的團隊,把這些對比都做成資料圖表的模式,看起來非常直觀。
張海芳對此就很感慨:“以前我們都是列表格或者純文字,現在看來,果然不如這種模式清晰明瞭,你是怎麼想到的?”
她目光熱切地盯著林麥冬的腦殼。
林麥冬感覺頭皮發麻,趕緊岔開話題:“計劃書沒什麼遺漏的地方,您準備什麼時候提交給電影電視部?”
“你的準備呢?怎麼樣了?”
她問的是,作為提案人,如果上級諮詢的話,他怎麼向上級表明電視電影的優越性。
林麥冬答道:“我準備直接把劇本和拍攝計劃書做出來……領導們日理萬機,一般都沒時間瞭解拍攝的各個環節,我準備在計劃書中,列出傳統膠片電影和電視電影的方案對比,系統性地闡述兩者的優缺點,以及在電視終端,電視電影模式的優勢在哪。”
張海芳思索片刻,點頭:“好,那我等你把劇本和計劃書都做出來,再提交……用心一點,你做完後,製作中心這邊要再稽核一遍,有些人可能會……最好不要給他們藉口。”
林麥冬心領神會,轉而像是剛想起什麼一樣,笑著說道:“對了,主任,學校知道我跟您的計劃之後,也很感興趣,您看……?”
瞥他一眼,張海芳沉吟一會兒,答:“好,讓王峰生跟我聯絡一下,我們談談。”
:()我做導演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