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整個非洲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國家,之所以會分裂,會不停地發生戰亂,就是因為這些國家內民族眾多,而且沒有一個民族擁有絕對的強勢地位。一個所謂的全民公決,便可以使一個無比強大的帝國,四分五裂為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如果有一個民族的人口數量,能夠超過百分之七十的話,那麼這一切就不再成為問題。
回紇大軍畢竟有十萬人馬,雖說此刻已經徹底的喪失了鬥志。但是想要將他們斬盡殺絕,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初之所以會下達斬盡殺絕,一個不留的命令,一是為了鼓舞士氣,二是殺敵立威,而另一個目的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場。如今三個目的都已經達到,也就沒有必要再繼續殺戮下去。不然的話四處逃竄的回紇士卒們,肯定不會束手待斃,萬一不顧一切的鑽進山林不肯出來,清理起來費時耗力不說,萬一出現漏網之魚將來不定會出什麼簍子呢。
於是,一道新的命令很快的便傳達了下去:停止殺敵,除非是抵抗到底的人,剩下的人只要是放下武器便不再追殺。
夜幕降臨之時,全部戰鬥終於告一段落。戰報終於送到了李恪的手中。此一役共殲敵三萬八千餘人,其餘盡數俘虜。俘虜之中包括了五名回紇的各部族可汗,以及數十名回紇的將領。
另外李恪還得到一個訊息,那就是回紇的大軍在之前,已經開始向顧州方面進行了清理積雪的行動,而且已經清理出了一條足以令二十匹戰馬並行,長達五十里的道路來。他們所採取的辦法並非是清除掉地面上的積雪,而是讓士卒們在雪地之上推動巨木向前滾動,把地面上的積雪壓實。這麼做要比剷出地面上積雪的速度快出許多,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只要半個多月的時間便可以抵達到顧州城下。
聽到這個訊息後,李恪等人都不由得被驚出了一身的冷汗。要知道再有半個月的時間,便到了大唐傳統的節日春節。如果他們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那麼毫無準備的顧州城,恐怕頃刻之間便會被他們攻破。幸好自己提前發動了進攻,否則的話顧州危矣。
這一戰雖然可以說得上是輕鬆獲勝,但是有個難題也隨之產生:六萬多人的俘虜以及八萬多戰馬,該怎樣把他們送回到近百里外的檀州城內。把戰馬發還給他們顯然是不可能,再說深可及腰的積雪,回紇人的戰馬又相對矮小,根本就無法在這樣深的雪地中行走。
思來想去也只有學習回紇人的方法,讓他們在雪地之上滾動巨木開路,但是由於條件的降低,只要可以供人行走便可,而且沒有必要修建那麼寬的道路出來,雖然速度上還是有些慢,倒是也能加快不少速度。另外又派出信使給檀州城送信,讓他們提早準備出可以容納下六萬俘虜的地點來。
由於是俘虜們在負責修路,所以也就不用過於注意他們是否勞累過度,為了避免他們鬧事,往往是等著一波俘虜已經累得恨不得連站都站不穩,這才換上另一波俘虜接替他們的工作。原本計劃要六七天才能到達檀州,結果在俘虜們的“齊心協力、不辭辛苦、不分日夜的趕工下,居然只用了五天便來到了檀州城下。
當初侯君集在得到信使的報告,讓檀州城預備出容納六萬名俘虜的地方來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李恪將要發起進攻,並且準備繳獲這麼多俘虜呢。不由得為這個王爺的狂妄感到有些可笑。誰知得到的答覆居然是戰鬥已經結束,遼王殿下正在押運著俘虜往回趕路。侯君集的嘴立刻張得比河馬還要大。天呢,從遼王出兵到今天滿打滿算這才過了六天,居然就消滅了對方的十萬大軍。這可是十萬人啊!回紇人的強悍,他在二十年前便領教過,至今還記憶猶新。
他是如何做到的?!同時心裡忍不住起了一些變化,這些功勞原本應該是屬於自己的,如今卻被他給搶了去。你說你已經身為親王,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為什麼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