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卻並沒有詢問,而是轉頭看向了文彥博。
文彥博的一雙老眼看完急報之後又重新閉上,彷彿睡著了一般。然而當趙頊看向他的時候,文老頭兒卻隨即開口:“臣老邁,沒什麼好主意。請陛下再問問其他人吧!”
不出所料,文彥博仍舊拒絕發表任何意見。
實際上,文彥博的這種工作狀態已經持續好長一段時間了。猶記得,他最後一次提出的建議是“陛下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
趙頊沒有采納,而後,文彥博便開始躺平、摸魚。
工作基本不做,都扔給副手吳充,堪稱一天打魚,九天曬網。問就是生病,六十五歲的老人,生個病難道不正常?只是汴梁城的各種文會他可沒少參加,都是“帶病”堅持去的。
有人彈劾,老頭兒就直接上書——乞骸骨。富弼比文彥博大兩歲,韓琦比文彥博小兩歲,歐陽修比文彥博小一歲,都已經回家養老了。仁宗朝那波名臣如今只有文彥博還工作在第一線。
可趙頊偏偏不放人。誰彈劾文彥博他罵誰,回頭還要溫言嘉獎老文一番。很多人被搞得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只有幾個當事人心裡清楚是怎麼回事兒。
儘管文彥博這副樣子,但每逢大事,趙頊還是要召來文彥博一起商議。而文彥博也逢召必至,卻又不發表任何意見,“帶病”旁聽。
趙頊無奈,再次看向兩位參知政事——王珪和馮京。
王、馮二人對視一眼,王珪請馮京先發言。按資歷,王珪做參知政事比馮京更早,應該排前面,但王珪為人謙和,不喜爭搶,處處禮讓。
雖被“讓”到了前面,馮京的心情卻一點兒也不好,他這個參知政事做得超級鬱悶。
馮京與王安石同歲,這位的前半生是妥妥的人生大贏家。
出身於富商家庭,從小就沒為錢財發過愁。這一點王厚聽了得氣死。
大宋不像前幾朝那樣重農抑商,相反非常重視商業,商人的社會地位相當不錯。而小馮同學也爭氣,天資聰穎,好學上進,一直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皇佑元年,二十九歲的馮京考中進士。
二十九歲這個年齡聽起來似乎有點兒大,跟王安石、蘇軾、蘇轍比確實如此,但這幾位都是什麼級別的人物?總跟這樣的人比,那你還活不活了?
實際上,二十九歲一點兒都不大,還非常年輕。
科舉界有一句老話——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大宋的科舉並非只有一科,進士科只是其中最香的一科,此外明經科也是一條路。兩者的關係大約相當於後世的本科和專科。
進士科太卷,什麼牛鬼蛇神都能碰到。相比之下明經科比較好考,但是,低,升遷慢,得看機緣,辛苦一輩子也不見得能有什麼作為。而且,進士都冗官了,哪還有什麼好位置留給明經科的人?
三十歲考中明經科都嫌老,而即便五十歲才考中進士那也算年輕。
何況,馮京這個進士學歷的含金量超級高,他是狀元,還是“三元及第”。也就是說,不僅最後的殿試,前面的鄉試和會試他全都考了第一名。翻遍史書,從隋朝有科舉開始,直到大清亡了,一共只有十八人達成過這一成就。
馮京就是牛鬼蛇神本神。
關於馮京考科舉的傳奇故事遠不只這些,時至今日,汴梁百姓口中還流傳著一句諺語——錯把馮京當馬涼。只是官方一直不承認這件事的存在。
馮京金榜題名的開掛人生到此還沒結束,他是單身,鑽石王老五一名,自然“逃”不過汴梁人民喜聞樂見的榜下捉婿活動。最後得手的是一位姓王的兵部郎中。
汴梁百姓認為:有兩位大佬反對這門親事。其中一個是壞人,就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