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女人方面,託尼·科赫比羅南直接多了:「我最喜歡扔出一筆錢,讓那些高高在上的女明星,變成乖乖聽話的小寵物。」
羅南搖搖頭:「你這樣做,能到手的都是些小明星。」
那些大明星,扔出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美元,可能看都不看一眼。
小明星與一線明星完全是兩種存在。
話說回來,就連羅南也從來沒有用角色吸引到過一線當紅的女明星,正直與他搞在一起的,都是些剛成名或者還沒有成名的未來女星。
像斯嘉麗·詹森和安妮·海瑟薇等人,如今說她們是二線明星都有些勉強。
當紅的一線明星根本不缺角色和機會。
回到坎城,託尼·科赫正式向羅南介紹了一個看上去頂多三十歲的德國男人。
「羅南,這是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瑪,之前是位編劇,現在有意做個導演。」託尼科赫鄭重的介紹道:「弗洛裡安,這是美國相對論娛樂集團的總裁,也是我的好朋友,著名的製片人羅南·安德森。」
這個非常典型的德國名字聽起來很陌生,但羅南仍然非常客氣的跟他握手:「認識你很高興,多納斯瑪先生。」
說實話,德國的導演,羅南就認識羅蘭·艾默裡奇和烏維·鮑爾。
弗洛裡安·多納斯瑪連忙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說道:「認識你是我的榮幸,安德森先生。」
羅南跟他寒暄兩句,眼睛卻看向託尼·科赫那邊,託尼·科赫肯定不止是介紹他認識弗洛裡安·多納斯瑪這麼簡單。
託尼·科赫直接說道:「弗洛裡安自己寫了個劇本,想要親自執導,在德國到處找投資,找到了科赫影業。羅南,你知道的,我對這些不太擅長,又覺得他的劇本有點意思,正好帶他過來見見你,看你有沒有興趣投資。」
羅南的目光轉移到弗洛裡安·多納斯瑪身上,弗洛裡安·多納斯瑪顯得特別誠實,說道:「我以前參與過幾個劇本的寫作,沒有執導過電影,我這次想要執導自己的劇本,德國的電影公司對我缺乏信任,他們不肯將幾百萬美元交給一個新人導演。」
他看了看羅南,又說道:「希望您能抽出一點時間,聽我說說這個專案。」
羅南說道:「可以。」
新人導演的尷尬和艱難,他當然知道,幾百萬美元投資對任何公司來說都不是小數字。
但託尼·科赫肯帶著他過來,說明託尼·科赫覺得他寫的劇本讀起來有點意思。
鑑於託尼·科赫上次介紹了《生化危機》這個專案,羅南對託尼·科赫的眼光,多少還是有點信心。
「不知道您看過2月份開始在歐洲上映的《再見列寧》嗎?」弗洛裡安·多納斯瑪帶著些小心說道:「我寫的故事與《再見列寧》有點類似,都是講述東德末期的社會。」
羅南搖頭:「我沒有看過你說的《再見列寧》。」
哪怕走到現在的地步,他也保持著大量閱片的習慣,但歐洲電影看得確實非常少,最近兩年看過的純正德國電影更是極其有限。
弗洛裡安·多納斯瑪有點尷尬,但很快反應過來,歐洲的電影從業者大都鄙視好萊塢,好萊塢的很多製片人何嘗看不上歐洲電影?
兩地之間的電影發展,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
究竟哪條路正確,弗洛裡安·多納斯瑪說不出來,只知道歐洲電影如果不是每年有政府的各種政策和資金支援,恐怕會難以為繼。
而好萊塢,電影只是相對比較純粹的商業行為。
能盈利就能生存,不能盈利則會被淘汰。
優勝劣汰,以市場說話。
在弗洛裡安·多納斯瑪眼裡,兩者各有優點,各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