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是正劇,不能搞笑。
這裡面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傳記電影,傳記片的盛行是好萊塢片商們出自非常現實的安全考慮,因為大部分評委想看熟悉的臉扮演熟悉的角色。
這些奧斯卡參賽片,除了少部分帶有濃重的個人風格外,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它們與暑期檔的視覺大片沒有根本性的區別,都是專門照顧一部分人胃口的工業流水線產品。
當商業大製作和青少年電影越來越向漫畫改編和英雄拯救世界之類的俗套題材靠攏的時候,原本參與頒獎季角逐的影片是對俗套的一種反抗,但在奧斯卡評委多年的努力下,這種反抗終究變成了另一種俗套。
新的一週開始後,美國東北部普降大雪,紐約也不例外。
寒冷的天氣加上飛舞的雪花,讓外出的人急劇減少,但位於紐約唐人街附近的一家大型獨立劇院門口,卻異常熱鬧。
《臥虎藏龍》在全美的華人圈子當中,漸漸打響了名號。
即便十二月的紐約朔風凜冽,不時大雪紛飛,上映《臥虎藏龍》的戲院門口卻大排長龍,一張美國版《臥虎藏龍》海報豎立風中,吸引著路過的人潮圍觀。
也許是受到美國人的影響,紐約華人在影院裡對這部片子的反應十分直接,他們會在玉嬌龍和俞秀蓮的屋簷追逐戰之後鼓掌叫好,會在兩人的鏢局對打時驚呼讚嘆,也會在玉嬌龍與羅小虎的大漠追逐裡開懷大笑彷彿他們不是在看一部電影,而是現場表演的舞臺劇似的。
「當格局宏大、娛樂性與藝術性兼備的《臥虎藏龍》一出現,立刻引來觀眾的趨之若鶩,影評人的一致叫好,有美國人特地組團搭飛機到香港只為了充分感受武俠電影的氛圍,還有影評人寫下『《臥虎藏龍》讓你重新找回對電影失落已久的熱情』這樣的熱烈讚美。」
這當然不是真實情況,而是使館影業的宣傳。
但有一點無法否認,李安沒有讓北美的華人觀眾失望,《臥虎藏龍》的口碑透過在華人觀眾以及報紙媒體上發酵,逐漸擴大了更多群體當中。
聖誕節到來的時候,《臥虎藏龍》擴大了100家影院,在聖誕週末拿下415萬美元,單館票房高達415萬美元,繼續在高位執行。
第229章 壓著線活動
同樣的,擴大放映後新增加的影院,依然是位於華人社群附近。
羅南沒有因為點映第一週票房成績出色就盲目樂觀,更不會高估沒有獎項護身的《臥虎藏龍》在老美觀眾中的地位,這部影片在能拿到重量級獎項之前,主流觀眾群體始終都是華人。
稍微擴大一點的話,東亞和東南亞人也可以算入其中。
確實,有很多在影院看過《臥虎藏龍》的美國人認為這部科幻片讓他們看得如痴如醉,但其他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比如有些老美看到飛來飛去的吊鋼絲鏡頭時,竟然集體笑場。
《臥虎藏龍》可沒有任何搞笑的鏡頭。
甚至還有不少老美認為這是一部日本片,有人反駁還會與人爭吵。
試映中,除了華人和亞裔之外,其他型別的老美觀眾並不多,除非《臥虎藏龍》拿到金球獎或者奧斯卡提名之類的好萊塢重要獎項,否認情況不會有多大改觀。
美國人總是太把自己當回事,又太不把別人當回事。
無數外來電影,在北美市場都撲的慘不忍睹。
好在李安是個聰明人,懂得怎麼拍才能討老美的觀眾喜歡。
最近這些天,李安也在連軸轉。
早晨去參加《洛杉磯時報》影評人肯尼斯·圖蘭的早餐約會,中午與製片人聯盟的理事一起吃午餐,晚上約了導演工會的施密特喝一杯,這聽起來很夢幻的時間表,只不過是在頒獎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