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國電影週刊》的年輕女記者,認為《十面霾伏》是張導演拍得最好的電影:如果參加競賽單元,一定可以拿『金棕櫚』!」
反正吹牛不用交稅,也沒有提過兩位記者的名字,年輕記者也不怕出漏子。
年輕記者越寫越順暢,幻想的畫面彷彿就在眼前。
「首映放映結束之後的新聞發布會,幾乎成了全球記者肯定這部影片的表彰會,張導演受到媒體記者熱烈追捧。之後參加電影節組織的派對,更是接到了來自國際大型娛樂集團相對論娛樂的邀請,相對論娛樂的主席羅南·安德森邀請張導演一定要在坎城電影節之後前往好萊塢,商談雙方間繼續合作……」
這篇稿子寫的特別順利,年輕記者寫完之後,仔細校對兩遍,然後聯絡上製片方的新聞官,透過電子郵箱將稿子傳給了對方。
雙方間早已達成默契,發往國內的通稿必須經過製片方審看。
年輕記者的稿子不但順利透過,還被製片方新聞官稱讚不已,要求他立即發往國內,以便儘快見報。
忙活到接近午夜,年輕記者才結束一天工作,身體很累,精神很疲憊,但這一天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羅南絲毫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經成為了其他人提高身價的工具,就算知道的話,也會一笑了之,這種出現在大人物身上的情況,以後可能會更加頻繁。
再說了,透過二張的《英雄》賺了那麼多,讓他們借用一下自己的名字,也能說得過去。
《十面霾伏》在坎城電影節首映後的反響不算好,最起碼比不上《英雄》在北美上映時的情況,甚至口碑差距有點大。
這部片子受到正面評價的只有精美的畫面和絢麗的色彩,其他基本都是負面。
一部商業片,若要吸引觀眾進影院,那麼視覺效果絕對是重要的,《十面霾伏》的畫面,自然不用多說,古樸質感的畫面,幾乎每個鏡頭都相當考究,足能裝幀成油畫。
但商業片僅僅有畫面也是不夠的,除非能做到《阿凡達》那個級別。
何況《阿凡達》也有個能說得過去的故事情節。
因為永遠無法忽視的匯率和全球市場接受度的關係,東方的電影很難做到好萊塢電影那麼大的投資。
而特效畫面是投資最無法作假的投資環節,精美的畫面全是錢砸出來的。
至於《十面霾伏》的情節,估計沒人在乎。
羅南看過之後,大致上能夠做出判斷,二張和他們的投資方憑藉高價賣出的北美和國際版權,會成為名副其實的贏家,但花費一億多軟妹幣買斷東方和北美以外國際版權的索尼娛樂,還有拿出2000萬美元巨資買下北美版權的獅門影業,極有可能會產生虧損。
起碼也是這兩三年之內,這個電影專案會是虧損狀態。
羅南首映式之後沒有再見到獅門影業的納瓦斯,讓康妮問了一下,納瓦斯看到首映口碑之後,就第一時間返回了洛杉磯。
估計獅門影業也對首映有所評估,而評估結果不太理想。
這部影片其實也說明,想要拍好一部商業片,很不容易,並不像很多文藝片導演形容的那麼簡單。
商業片的高額投資,就決定了它必須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這顯然難度更大。
羅南也回想了一番,這部影片之後,那位張導演下一部影片是什麼?還有沒有足夠的市場價值?
是《黃金甲》?還是《三槍》?
貌似這些對於使館影業這樣的國際發行公司來說,價值都非常有限。
尤其《三槍》,簡直叫人不敢相信這是張導演這種級別的導演拍攝執導的作品。
羅南很快就確定了一件事,與張導演的合作,可以徹底告一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