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給愁壞了,她原本最為疼愛的便是這黛玉和寶玉二人,如今看著他倆這般鬧騰,直教賈母既煩心又憂心還傷心吶!
如果這兩人真能婚配成功,那他們婚後的生活恐怕會掀起驚濤駭浪、天翻地覆!畢竟這二人性格迥異,一個如火般熱情奔放,另一個則似冰般冷靜深沉;一個行事風風火火,毫無顧忌,另一個卻謹小慎微,步步為營。如此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湊到一起,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和衝突自然在所難免。
且不說柴米油鹽這些瑣事可能引發的爭吵,單是在家庭事務的處理方式以及對外交往等方面,就足以讓這個家不得安寧了。再加上雙方親友團的介入與摻和,這場婚姻鬧劇必將愈演愈烈,最終鬧得雞飛狗跳,人仰馬翻。
面對這樣混亂不堪的局面,一向精明睿智的賈母又怎能坐視不管呢?她定然會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決定有多麼草率和錯誤,從而毫不猶豫地改變主意,想辦法拆散這段姻緣,以平息家中的風波,恢復往日的平靜與和諧。陳星將自己的發現整理成文章發表出去,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許多紅學愛好者紛紛來信表示質疑或贊同。
但也有人提出新觀點,覺得賈母或許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比如黛玉體弱多病,在那個看重家族延續子嗣的時代,她難以承擔起綿延賈家後代的重任。而且林家式微,無法像薛寶釵背後的薛家那樣給予賈家更多助力。
陳星看到這些討論後,決定重新審視。他再次翻開《紅樓夢》,仔細分析書中描寫黛玉病情加重以及賈家家族事務的部分。他發現,確實存在這樣的可能性。也許賈母一開始的確憐惜黛玉孤苦,希望促成寶黛愛情,但隨著各種現實因素逐漸浮出水面,才徹底改變了想法。
陳星感慨萬千,一部《紅樓夢》竟藏著這麼多複雜微妙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因素,這也正是這部巨著的魅力所在吧。陳星順著這個新思路繼續探究。他注意到書中曾提及王熙鳳對待黛玉和寶釵態度的轉變。王熙鳳起初對黛玉也是疼愛有加,常打趣寶黛二人。可後來,卻漸漸向寶釵那邊傾斜。這難道僅僅是因為賈母態度的變化嗎?還是說王熙鳳也察覺到了黛玉無法給賈家帶來實際利益?
陳星進一步思考,在古代封建大家族中,家族利益往往凌駕於個人感情之上。也許賈母在權衡利弊之時,不僅僅考慮到黛玉的身體和林家的勢力,還想到了整個家族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黛玉雖才情出眾,但在這種大家族的生存博弈中,終究處於劣勢。
陳星把這些新的感悟也撰寫成文釋出出去。這下,紅學界更是熱鬧非凡,大家各抒己見。而陳星深知,關於《紅樓夢》的探討永遠不會停止,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收穫,這部偉大的著作就像一座無盡的寶藏,等待著人們不斷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