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圖之上,用各色線條、字跡,標註了每一處城池、山脈、河流,令人猶若自天空俯瞰一般將廣袤的遼東大地盡收眼底。 之後,崔敦禮又從書箱中拿出一些小幅的輿圖,一一展開,便是高句麗各地的詳細輿圖,一個區域,一座城池,甚至一條山谷、一個村寨、一條道路……詳盡無遺。 末了,崔敦禮指著輿圖上由東北直至遼河入海口的數處紅點練成的一道虛線,解釋道:“貞觀二年,衛國公破突厥頡利可汗,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遣使奉賀,並上封域圖。貞觀五年,陛下曾詔遣廣州都督府司馬長孫師前往高句麗境內收殮隋時戰亡將士骸骨,搗毀數處高句麗所設京觀。高建武驚懼不已,召叢集臣商議之後,決定舉築長城,抵禦大唐有可能之進攻。東北自扶余城起,西南至遼河入海口海,共一千餘裡,由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監工負責。淵蓋蘇文覺得以高句麗之國力,想要建成這樣一條長城抵禦大唐之進攻,需要耗費至少三十年之久,便突發奇想,先行在各處地勢緊要之關隘修築山城,於是在扶余、新城、玄冤、遼東、沙卑、蓋牟、安市、建安諸城各自修築山城堡壘,成南北一線排列,戰時相互依託、互相支援。然後待國力有餘,再於各山城之間修築城牆逐一連線……” 說到此處,頗有些遺憾道:“只可惜高句麗對於各處山城盡皆採取軍事託管,由軍隊駐紮,無一平民,出入亦要受到嚴格盤查,我們的細作無法潛入,故而只能知曉各處山城之位置,卻不能知曉其中之底細。大軍作戰之時,應當小心戒備,仔細謀算。” 眾人聽得入神。 即便是李二陛下早已立志於覆滅高句麗,立下千古未有之功勳,可所有對於高句麗的瞭解,依舊只限於文獻資料,以及遼東大軍不斷的在前線所收集之線索,何曾有過這般詳細? 可見兵部在房俊率領之下,的的確確是下了大功夫。 這兩年兵部的開支一直處於六部之首,甚至就連更多承擔了關中地區水利設施建設的工部都要甘拜下風,御史臺多次彈劾兵部浪費財賦,朝中上下也多有詬病,予以指責。 房俊一概不理。 大家都以為這是李二陛下寵信房俊,所以對其大力支援意在做出功勞,卻不想人家所謀劃之事業,早已經出乎所有人之預料。 可以想見,這般詳盡之高句麗輿圖,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夠達到這等規模,就算是兵部的靡費再多一倍,也無可指摘。 李二陛下讚賞的頷首,欣慰道:“兵部之大功,朕記在心中,必有賞賜。另外,這些輿圖儘快複製一份,送交到遼東軍前,也好讓薛萬徹對於遼東之地勢地形心中有數,能夠更好的制定突襲戰略。” 崔敦禮恭聲道:“啟稟陛下,此事兵部已在進行當中,三五日之後,便會有三份複製的輿圖完成,一份交予軍機處,一份留在兵部,一份送往遼東軍前,而這一份便由陛下帶在身邊,隨時隨地瞭解遼東之形勢,指揮大軍攻城拔寨,無往而不勝!” “好!好!好!” 李二陛下龍顏大悅,兵部不僅任務完成的漂亮,更是將功夫坐在事前,若是朝中上下盡皆如此,自己能省多少心? 東征大業,何愁不成? 對房俊的不快也煙消雲散,滿意的不得了。 這廝不僅自己精明強幹、辦事妥帖,更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能,崔敦禮之前在兵部不顯山不露水,雖然年紀輕輕便佔據了兵部侍郎之位,但更多還是因為其家族在背後的推動,然而自房俊去兵部上任之後,便陡然煥發光彩,諸般事物處置得井井有條。 如今在兵部,房俊是名義上的尚書,把持一切,但是辦事的更多還是崔敦禮在做。 李二陛下並不認為這有何不妥,一個人就算再是精力充沛,又能辦多少事?身為一個上位者,最重要的能力便是能不能用人、會不會用人,這一點,房俊無論是在兵部亦或是水師,都做得非常好,不僅自己的政績斐然,更為帝國發掘、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只不過房俊越是這般優秀,晉王在兵部的日子就越是不好過,上上下下皆以房俊馬首是瞻,這些官員們才不會管你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