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統趕入猿跳峽內起來,才能保證敵軍大舉圍攻過來,鐵崖部能有充足的糧食。
當然,猿跳峽內極為狹窄,而堯山崎嶇的地形又不利於牧養的放養,鐵崖部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就必須要有所改變。
牧群必須從放養改為圈養,甚至需要儘可能將邊邊角角的土地利用起來,種植菽粟黍谷等作物,以補充糧食的不足;還要儘可能安排鐵崖部的族人,滿堯山的採摘靈藥靈草,以及猿跳峽附近尋找合適的銅鐵礦脈,開採礦石、治鍊銅鐵,確保後續能批次鑄造工具及兵甲戰械。
這實際是要鐵崖部族人,在頃刻就從傳統的遊牧文明進入農耕時代。
雖然慣性的力量是極其巨大的,但在生死存亡之前,鐵崖部族人遷入猿跳峽後,接受這種生產、生活方式上的巨大改變,並沒有遇到多大的阻力。
特別血魔傀儡的血腥殘殺,更是令之前習慣逐水草分散居住的鐵崖部族人,都樂意集中到幾處指定建造的密集村寨聚集地共同生活。
當然,為了讓鐵崖部族人更適應農耕生活,陳海建議鐵鯤將一萬燕州苦奴,都分配給鐵崖部族人,輔助墾荒耕種、農具修造以及牛羊圈養等事。
這不利於直接改善燕州苦奴的境遇,但是陳海真正想做的事情,並不是要去解救堯山深處受奴役的十數萬燕州苦奴,他目前要利用現有的一切條件,將鐵崖部的實力充分的挖掘出來。
一個部族的戰力強大與否,跟族人的平均修煉水平密切相關,但很多時候,生產的組織方式變革,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鐵崖部族人被迫放棄鬆散的遊牧生產方式,聚集到堯山南麓聚集而居,這為軍戶制的推行,直接提供便捷的條件。
這也充分保證鐵崖部每一名成年、身體健壯的男丁以及部分女蠻,都成為鐵鯤可以直接徵用的潛在兵員。鐵鯤早初預計最多能從族人裡徵用六七千戰兵,但軍戶府能真正徹底下去,大敵壓境之時,鐵崖部最多能將一萬三四千蠻勇編入軍中。
這還沒有將萬餘原本在河西軍、涼雍軍、天水郡兵、雁門郡兵服役、因為戰事受挫而被俘虜到瀚海的燕州苦奴計算在內。
當然,推行軍戶制,鐵崖部可徵調兵額增加了近一倍,但兵刃、戰甲卻是極具匱乏。
精銳蠻勇皆勢大力沉,普通鐵質或青銅兵器,已經不能發揮他們的實力,但瀚海沿岸沒有現成的淬金鐵砂礦,也沒有掌握傳統滲煉之法冶煉淬金鐵的工藝。
更多是透過戰爭繳獲,從河西軍、涼雍軍等燕州宗閥勢力手裡獲得一些淬金級兵甲,但數量相當有限。
即便是鐵崖部最精銳的千餘蠻勇,想要都裝備淬金級兵甲,也根本是當前階段極不現實的事情。
雖然黑石城那邊根本沒有集結兵馬增援堯山的動靜,這點很令人氣憤跟沮喪,但克烈部、拓跋部境內所集結的近十萬兵馬,由於後勤補給的問題,估計最快還得要在一個月後才有可能進入堯山的範圍之內。
有這一個月的時間,猿跳峽外側夯石漿土而成的城牆,將能造到四米多高,到時候與嵌入城牆之中的三座石塞角堡,將初步形成一個面向堯山南麓外側草原的防禦體系。
而到時候遷入猿跳峽內的鐵崖部族人也將能適應新的生活,到時候將敵軍封堵在猿跳峽之外,鐵鯤還是有信心的。
然而並非將敵軍封堵在猿跳峽之外,就算是最成功,鐵崖部要不能牽制住大量的敵軍,導致西麓白鹿峽最終承受不住,被敵軍攻陷,鐵崖部就被淪為孤軍,在堯山南麓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窄,最終也就逃脫不了被殲滅的命運。
鐵崖部如何才能依託猿跳峽,牽制住更多的敵軍?
鐵鯤苦思數日皆不得法,走入血魔峽——血魔峽位於猿跳峽深處,就是數日前鐵崖部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