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巴塔克族”這個稱呼,而是將其更正為“古滇族”。
她們認為,既然已經瞭解到自己的真實身份,就更願意繼承古老的名號,而不願再使用那個由殖民者賦予的名稱。
南華政府立刻答應了這個要求,並迅速對官方材料進行了修改。
王繼新對這一點感到非常滿意,但他也明白,這種方法只能使用一次。
如果能夠為每個民族都找到類似的歷史淵源,那該有多好。
王澤得知此事後哈哈大笑起來,他指出,如果還想繼續從其他民族身上挖掘這樣的故事,那就顯得太過虛假了。
“我知道,我只是想想而已。你這次的行動對蘇門答臘島的局勢穩定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啊!”王繼新感慨地說道。
在古滇族的族人都知道自己是大陸分出來的古老民族後,他們對南華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再將南華視為新的殖民者,而是開始接受並融入其中。
古滇族的人數眾多,佔據著蘇門答臘島人口的三分之一,並與島上其他各族有著緊密的聯絡。
隨著遺蹟和地宮的發現,許多小民族紛紛宣稱自己也是從古滇族分離出去的,他們也認為自己是大陸人的一部分。
然而,這一論點並未得到官方的明確支援。
首要原因是這些小民族的人數相對較少,無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其次,如果直接接納所有自稱是大陸人的族群,可能會給人一種華族並不珍貴的錯覺。
當然,南華不接受的最關鍵原因,還是第一個因素更為重要。
地宮的整理工作一直持續不斷,餘璇等人明白這裡背後的真相。
因此,他們並沒有像普通考古那樣細緻地挖掘這個地宮。
畢竟這裡每一個東西都是他們設計出來的。
雖說他們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能這麼快就實現他們的設計,可是畢竟是簽署並且被培訓了保密條款的,他們哪怕有疑問也只能憋在心裡。
在清點完裡面的物品後,他們便立即向新城工業區訂購了大量的防彈玻璃。
未來,整個地宮都會被這種特製的防彈玻璃所包圍,以確保遊客無法直接接觸到內部的物品。
在地宮內部,那些曾經存在的骸骨早已被女族長按傳統取走並供奉起來。
因此餘璇不得不使用石膏精心製作出與原始骸骨完全相同的模型,並將它們放置在地宮內。
不僅如此,就連封石口附近的那些工匠遺骸也得到了細緻的復原處理。
每一個親眼目睹這個場景的人,都能夠深深感受到當年那些工匠們的絕望和不甘。
儘管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被困在這裡等待死亡,但從他們的表情和姿態可以看出,他們並沒有放棄求生的希望。
這座地宮中遍佈著各種致命的機關陷阱。
一旦啟動,即使是當初親手建造這些機關的工匠們自己,也無法停止其運作。
在靠近入口的地方,有些機關已經被觸發,十幾具遺骸正是在這些機關處被發現。
根據大陸和各國學者的推測,這些工匠可能因為憤怒或不滿而試圖闖入地宮的墓室進行破壞。
然而,他們甚至還未能走過主通道,就已經喪命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