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三道溝(下)
透過重金賄賂使得清廷使者免去朝鮮國王郊迎儀式後,為了不在禮儀問題再節外生枝,清朝雙方很快就開始了對三道溝事件人犯的審訊。在勘罪程序中,為了避免引火燒身,朝王李焞極力主張要“寬大”處理犯罪官民,主動提議將施放鳥槍打傷清軍的六名主犯處斬、妻子為奴、其餘越境者十九名因同參越境亦處死、涉嫌翫忽職守和縱容越境的朝鮮官員處以革職流二千里及降等二級或五級的懲罰。
勘罪程序完結後,清使申請國王擬定一份謝罪書。此時,朝鮮三公到清使駐地楹外自請受罰,聲稱讓國王以文字書寫好像供答於“事體”不安。面對朝鮮方面的態度堅決,拿人手短的清使最後不得以之下只好讓國王口頭向清廷謝罪。
李焞為此謝罪道:“邊民犯法潛越放鳥槍損傷官人非敢有一毫漫忽之心,而事至於此,莫非禁令不嚴之致,今奉皇敕惶悚罔措”
看起來三道溝事件到此有了一個不錯的結尾,然而朝鮮重臣還來不及感到萬幸,事情就起來變化。朝鮮派出以右議政鄭載嵩為首的三使臣組成陳奏使抵達北京時,從正準備返回朝鮮的冬至(朝賀)使那裡打聽到國王被罰銀二萬兩的音訊,三使臣憤憤然,當即決議呈文禮部為國王辯解。他們旁徵博引,羅列歷代朝鮮人得罪清朝時處罰止於自己而未及國王的事例,指出罰銀國王“有乖於大朝前後體貼之盛典”。
接到朝鮮三使臣的呈文後,清朝廷內有人主張立即捉拿三使臣,也有人主張將其押解回朝鮮處置。但由於東南方面明鄭的威脅日趨嚴重,再加上清廷已經隱約聽到朝鮮與東寧之間有所聯絡,因此康熙的態度顯得較為寬容。
當清廷禮部提議下發敕書斥責時,康熙指出“此非小事,不必特降諭旨,但照所撰敕語,令該部繕本具奏,俟啟奏時,止票依議耳。”康熙考慮到事發之初已經下敕書令察議朝鮮國王,假如再發敕書問罪三使臣,不免使“朝人心思離散、徒徒增益海逆,與國朝有損”。
於是,康熙命令禮部在奏聞時寫上問罪三使臣的內容,他自己只表“依議”,這樣即可以向朝鮮施壓又顯示了自己的寬大不至事態發展到清、朝之間出現嚴重對立的一幕。
永曆四十年、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清廷禮部再度向朝鮮方面發出敕書。
敕書中首先羅列了最近朝鮮的種種“罪行”,如清使到漢城時國王沒有恪守郊迎之禮;朝鮮使臣在北京違禁置辦野史、並提出辨誣申請;以日本海盜入侵為藉口申請軍援,結果軍援到了之後卻沒有任何音訊;三藩之亂時用浮詞探真假等等。
其次敕書中又羅列清朝歷代對朝鮮國王罰銀的處置以及禮部提議後被皇帝免議的事例,呵斥“以從前之姑寬者為例,反謂無可罰之情,何其謬歟?”並呵斥“卑職不告其君,而輕弄筆端橫開禍始,皆由其國主弱臣強”。
敕書的最後部分由清廷禮部提議將鄭載嵩等朝鮮三使臣抓捕並押解朝鮮重處。
對此,康熙諭令:“免其嚴拿,其他依議”。
“這,這簡直是奇恥大辱。”朝王李焞看著手中的清廷禮部諮文勃然大怒道。“主弱臣強?朕是無道昏君坐視權柄淪落奸宦之手,還是爾等是謀朝篡位的逆黨?簡直是大汙衊,是丙子虜亂(注:丁卯胡亂和丙子虜亂均指滿人入侵朝鮮)以來從未有過的汙辱。”
李焞坐下的朝鮮群臣的臉上也是一片鐵青,是的,不會有人願意被人指摘為亂國權奸的,因此清禮部的指責實際上讓四分五裂的朝鮮政壇出現了同仇敵愾的氣氛。
“臣以為應該立刻與東寧恢復貿易,以朝鮮的馬匹、條銅、生鐵、棉花、奴婢換取東寧的火炮、火藥、硫磺、鎧甲以備不時之需。”司諫院正言韓泰東擺出一副強硬的態度來。“本朝使臣也可以南下東寧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