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兵?”朱錦掃視著陳永華。“這就是陳卿的來意?”朱錦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陳永華這個人向來謹小慎微,從不越權行事,今天怎麼會突然干涉起軍機來了,他想了想,似乎明白了什麼。“是欽舍讓卿來的。”
“王上,雖是世孫力主本藩撤兵,但臣也是同意的。”陳永華變相承認著,說著還從袖口裡掏出一副信來。“世孫還有一封信託臣轉交王上。”朱錦拿過去觀看著,等他大略的掃了一遍,陳永華繼續進言道。“如今韃虜及漢奸勢大,本藩在閩省已經進取不得,不若轉戰粵桂瓊,或可別開生面。”
“粵桂瓊?”朱錦把信再三讀了一遍,隨即拍到桌上。“茲事體大,孤少不得還要諮詢一二。”朱錦是個甩手掌櫃,所謂諮詢,原來是找陳繩武,現在是找馮錫範來掌總。“不過,本藩水師尚在,海澄亦在手中,所謂失敗,不過是欽舍的臆斷,復甫何以跟著驚恐。”
“東寧財力已至極限。”陳永華坦白著。“十年積蓄已然悉數用盡,實在無力再擔負大軍所支;除此之外,當年隨先王入臺各鎮屯戶如今幾乎家家戴孝,已無精壯可調,而新近實臺百姓不過是為田土而來並非真正順服本藩,因此也無法輕易籤軍。”財力困頓、兵源枯竭,這兩樣平時只要遇上一件便是亡國的徵兆,因此陳永華極力建議撤軍是有理由的,並非單純聽從了鄭克臧的建議。“因此臣以為,晚撤不如早撤”
陳永華很快就返回了東寧,但他帶來的建議卻在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事關重大,馮錫範不敢輕易向朱錦建言,就把是撤軍還是轉戰粵桂瓊的問題推給了一線的指揮官………不少鄭軍將領人心浮動、思歸心切,也有部分看到楊賢在雷瓊紅紅火火便想轉戰粵南,但以劉國軒為首的一批鄭軍將領卻不願意落為楊賢的配角。
“絕不能撤兵,”劉國軒如此對朱錦大聲疾呼著。“如今韃子本欲奪海澄而不得,若是本藩認輸自動撤軍了,豈不是讓韃子喜出望外了。”當然這個說法並不能讓朱錦滿意,於是劉國軒補充著。“如今本藩軍心沮喪,若是不經一戰就從海澄和思明撤回東寧,恐怕日後看到清虜的旗號就要聞風而遁了。”
馮錫範看看意有所動的朱錦,決心出言幫劉國軒一把,如此既能對劉國軒等軍中大佬示好,也能繼續打擊陳永華叔侄:“王上,臣以為武平伯此言不是沒有道理,而且臣以為只有佔住了思明和海澄才好跟北庭斡旋,以最小的代價換回最大的收穫。”
朱錦的眉頭彈了彈,他自然明白馮錫範的意思,無非還是以思明和海澄為籌碼從清廷手中得到一些承諾,儘管這並非是他的初衷,但好歹能為幾年來出兵大陸的損失討一個說法,也好讓自己有顏面回東寧見父老。
儘管覺得自己又一次被說服了,但朱錦依舊有些猶豫不定:“那南撤至瓊州呢?”
“瓊雷不過是偏師之地,有楊賢楊老大人一部便可。”劉國軒是這樣認識的。“且海路甚遙,萬一清軍水師僅直跨海攻臺,可是往救都來不及啊。”
“那糧餉和兵源?”
“有了海澄就等於在大陸上有了門戶,本藩自可以收斂潰眾亦可以重新徵兵。”劉國軒信誓旦旦著。“至於糧餉,東寧困度,但瓊州輸入有餘。”所謂有餘是因為鄭軍兵敗後兵力減少,並非是瓊州輸入多了。“可支撐一時,或可以轉機。”
“這?”
見到朱錦還在猶豫,馮錫範忙堅定他的決心:“王上,當斷則斷呢。”
“那就如卿等所言,姑且繼續堅守吧。”
劉國軒和馮錫範對視一眼,雙雙俯首應道:“諾!”
56。壯大
兩艘小小的單桅縱帆船靈活的在海面上穿梭追逐著,其風馳電掣的速度、轉彎時的傾斜程度,足以讓初見的人為之心驚膽顫,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