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即是當年老威王程知節誅滅中原六國,一統中原時訓練出的軍隊。
全軍黑甲,萬人為營,到程烈執掌北境時,一共有十二營玄甲軍,駐紮北境諸多邊境重鎮。
北燕狼騎數次南下侵犯大周,都是無功而返,一半原因就是玄甲軍戰力太過強悍。
玄甲軍一營有一萬軍士,分為重灌步兵、輕裝弓騎、重甲槍騎、鐵甲弩衛四兵種組合而成。
四種軍士常年演練各種陣法戰術,或一營對敵,或數營玄甲軍聯合對敵。
常有數萬玄甲武士聯合作戰,一同禦敵,每每都是秩序井然、進退有據、從無錯亂,乃是天下第一等的部隊,就連西北羌族的藤牌矛手,單論一對一也難以勝過玄甲營的重灌步兵。
對於玄甲軍的戰力,拓跋昊心知肚明,因為尚未繼承皇位之時,年輕的拓跋昊曾跟隨北燕先皇南下,當時對戰的還是年邁七十的程知節,那一戰至今歷歷在目。
拓跋昊仗著年輕氣盛與帳下兩萬彎刀狼騎的強悍,硬衝周軍陣營,奈何向來剽悍的北燕狼騎,卻如同陷入黑色的死亡陷阱一般無力掙扎,兩萬騎兵還未靠近玄甲軍陣營,已有四分之一被強弓勁弩射掉。
高速衝擊的彎刀狼騎,竟撞不亂玄甲軍的鐵盾步兵陣,北燕人仗著縱橫大漠南北的騎射術也難以發揮作用。
而最讓拓跋昊難忘的,則是幾乎與向來擅長馬上騎射劈砍的北燕武士能不相上下的玄甲重槍騎,忽然從方陣之中殺出,長槍衝刺之下,北燕騎士個個都被紮了個透心涼。
拓跋昊依然記得那些黑色騎兵手中長槍的威力,幾乎毫無偏差的直刺腦門與心口。
而拓跋一族的狼騎擅長的彎刀卻根本砍不到對方,翻身落馬近距交戰,玄甲槍騎卻還能拔出精鋼長刀,劈殺術也豪不弱於北燕人。
那一戰幾乎讓拓跋昊死了南下的心,若不是當時還是偏軍小校的項徐梁拼死相救,他也是早早就馬革裹屍。
這也是拓跋昊為何如此重用、信任項徐梁的原因,畢竟北燕三大名將,項徐梁是唯一一個毫無家族勢力,單純依靠自身能力坐上一方主將的原因。
也是自那一戰之後,整個北燕國多數的侵略擴張方向改為了西北東三方,甚至能北上討伐蠻族攻滅北狄,卻難以往南進半寸,甚至在程烈反攻之下,幾十年積攢下來,還丟了十多座城池,失土千里。
“尤甚玄甲”四字狠狠打擊著拓跋昊,強撐著站了許久,終於雙腿一軟坐在龍椅上。
拓跋昊長嘆一聲良久無語,心中開始後悔當時默許了朝中武將針對程烈獨子程不器的行動,也是他親自出馬說動了北燕僅有的幾位宗師級高手,奈何依然是去三還二。
萬般無奈之下,只有派使者南下求和。
雖然拓跋昊並不認為程烈會聽從大周皇室的命令,但他還是想嘗試一下,並且一些其他的謀劃,也需要拖延時間。
為了表達求和的誠意,此次便是派了北燕的四皇子拓跋雲出使大周。
拓跋雲領命之日起,就派出先使告知周朝,北燕有出使議和的打算,先使小隊,正是胡海一行人。
當大周皇帝李承安接到鴻臚寺呈上的奏章之時,竟出奇地平靜,但沒有人知道,這一副平靜的外表之下,隱藏著怎樣的怒火與忌憚乃至殺意。
畢竟程烈此次動兵並未告知朝廷,李承安清楚地意識到,如今的北境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立軍事王國,早已完全脫離朝廷掌控,甚至名義上都已經開始不聽朝廷指揮。
次日,秉筆內侍在早朝時,向百官宣讀了接待北燕來使的詔書,同時還宣佈了一個令人吃驚的訊息,皇帝李承安決定,在中秋時節開試武舉,選拔大周武士封以高官,賞金賜爵,招納有志之士入軍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