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明軍收復福建失地的行動也在加快,大家都想在年關之前將整個福建拿下。
畢竟明年便是天允元年了,所有人都想著將整個福建獻上作為大明天允年間的新開端。
當然,明軍的行動也確實是相當的順利。
因為之前為了方便明軍一鍋端,胡啟元將福建各地主力駐軍都抽調到了福州城,這就造成了福建各地守軍就只剩下了一些歪瓜裂棗和部分衙役。
明軍往往是將迫擊炮往城外那麼一架,幾發炮彈下來,城頭上那亮眼的高盧-軍旗便豎了起來。
隨著明軍實控區域越來越多,名聲越來越響,到了後來,明軍甚至已經是不用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順利奪取(接收)一座縣城。
不過,這樣的情況卻並非全是好事。
因為這些大開城門喜迎明軍到來的城池,達官貴人們早就捲走錢財跑路了。
這就導致明軍在這些城池中幾乎沒有收穫。
好在先前繳獲的數百萬兩白銀算是兜底了。
……
部隊的收復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朱和埸也難得清閒了幾天。
也不能完全說是清閒,畢竟鑑賞小侍女們排練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帶著小昭妤架機兜風,這些還是很費神的。
不過這樣的日子僅僅持續了幾天便被一封來自臺灣的電報打斷了。
“倭國薩摩蕃,強佔琉球北部五島,琉球國王遣使臣向駐臺明軍求援。”
看著這樣一封電報,朱和埸臉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琉球!
這個在朱元璋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國家,在大明所有藩屬國中,絕對是關係最好,受到優待最多的國家,即使是朝鮮也是遠遠不如。
這個國家幾乎可以說是靠著同大明的朝貢貿易而養活的國家。
也正是因為大明如同養兒子般的對待琉球,琉球對大明也絕對算得上是忠心耿耿。
其官方文字皆為漢字,而漢語更是隻有貴族子弟和“民之俊秀者”才有資格學習,普通百姓就只能同日本僧人學習日文了。
而且國內同樣是開設了儒學書院,不過這依舊是隻有貴族子弟才有資格前往學習。
如此情況下,辨別一琉球人是否為貴族那就相當簡單了,看他是否會漢語就行了。
大明1644年滅亡,而後琉球繼續向南明稱臣,直到南明小朝廷一個接著一個被蠻清覆滅。
1654年,在琉球已經被倭國薩摩蕃實際控制貿易、稅收的情況下,琉球王尚質想要藉助蠻清的力量恢復對琉球的控制而向蠻清稱臣。
但順治只是表面上接收了琉球的稱臣,也冊封了尚質為琉球王,但對於出兵平倭一事半口不提。
在順治眼中,琉球孤懸海外,地瘠民貧,又離大陸太遠,完全就是可有可無的狀態。
琉球既不能創造什麼經濟價值,也沒有什麼戰略價值,每次來朝貢朝廷還得賠錢!
他可以為朝鮮和越南打一仗,但對琉球這種雞肋的小國,實在是沒什麼興趣。
所以琉球對大清的稱臣終究是錯付了。
另外便是這個小子過的不錯的國家了。
因為來自歐洲白人們在倭國傳教很厲害,倭國幕府不願意,也害怕國民百姓去信奉這些所謂眾生平等的宗教。
這會直接衝-擊甚至顛覆倭國的階級社會。
所以幕府下令閉關鎖國,並且大肆屠殺國內天主教-徒。
而倭國薩摩蕃,因為其不斷侵佔琉球的原因,這就使其成為了倭國實行閉關鎖國後,唯一可以變相出海的蕃國。
現在薩摩藩侵佔琉球北部五島,恰逢此時,明軍以雷霆之勢橫掃臺灣,並且迅速出兵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