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對方永遠無法觸及的世界講給他聽,完全是徒勞,這與中華思想不無相似之處。據《史記》記載,夜郎是位於貴州某地的一個小國,漢朝使節來此出使時,該國國王問道:“漢孰與我大?”當時,中國的西南部有許多部族小國,其中夜郎國最為強大,於是便自認為世上沒有大過自己的國家,這種思想與中華思想較為相近。
中華思想中的“華”字也可以用“夏”字。中國最古老的王朝名為“夏”,然而歷史上對此沒有確切的考證。相對於夷狄諸族,黃河中游諸族被稱為“諸夏”。
“夏”有文明之意。從文字學的角度來看,夏是用具有優美舞姿的人形來表示的,此人頭上佩戴裝飾,翩翩起舞,其形態與儒教所重視的禮樂相呼應。
《論語·泰伯》記載: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此句講述了教養養成的順序。詩指《詩經》,如孔子所評“思無邪”,是純粹的感情表露。所謂興,是指令心情興奮、激動。讀書可以激發人的心志意念,但如果過度便會偏離軌道,從而失控,因此必須要立足於“禮”。具體而言,是先學習《詩經》,然後再學習《周禮》,這樣人的教養才能不斷提高。教養的養成離不開音樂。孔子是極其喜好音樂之人,如果“夏”字是表示跳著優美舞姿的人形,那麼這完全符合了儒教的理想。
與“夏”、“華”相對,生活在其他地域的人被稱為“夷”、“狄”、“戎”、“蠻”。這些字中有的表示怪獸和蟲類,單從字面來看,便可知表示異樣。將與自己生活方式不同的部落群體比作野獸和蟲類,這在歷史上比較常見。日本大和王朝時期,將不降伏的部落稱為“雄襲”、“蝦夷”,甚至“土蜘蛛”。
將夷狄戎蠻作為對四方異族的稱呼始於戰國時期,當時為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金文(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中相當於“蠻”這一字中沒有“蟲”,即為“�”。“戎”字由“戈”和“幹”構成,有好戰和善戰之意。《論語》中對戎的解釋為“軍事”。《論語》中將未開化的國家稱為夷狄或蠻貊。《八佾篇》有一個有爭議的句子: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中華之民(2)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古注的解釋為:子曰,夷狄縱有君,不如諸夏之無君。意思是,未開化的國家內即便是有君主,仍不及諸夏,即文明國家內無君主。這無疑是中華思想的體現。沒有君主,即處於混亂狀態。有君主,則可以好好整治國家。因此這句話便意味著:和平之夷狄猶不及亂世之中國。雖然沒有君主,國家處於無政府狀態,但是國家的文明傳統仍然存在。沒有文明,談何人生?有酋長,可以穩定生活的原始狀態,與治安不穩定,但是具備電視機、電話等電器,資訊豐富的社會相比,大家更願意選擇哪種生活狀態呢?
新注對上面那句話的解釋與古注不同。朱子解釋為:
子曰:夷狄亦有君,不像諸夏競於僭篡,並君而無之。
意思是,連蠻夷之國都有君主,而我們中國竟處於無君主無政府的混亂狀態,實為令人嘆息。孔子時代,各地諸侯割地而治,周天子徒有虛名,實則無力。作為《周禮》讚美者的孔子,對於周天子名存實亡的狀態不禁悲嘆。
新注的解釋也是以中華思想為背景的。“連夷狄……”——由此便可以看出古時中華之民相對於夷狄的優越感。
據《說文解字》解釋,“夷”由“大”和“弓”構成。這似乎意味著“夷”是使用大弓作戰的部落,與好戰的“戎”有相似之處。然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相當於“夷”字的一字中沒有“弓”部,像是一個從側面看上去半屈膝彎腰的人形,如同相撲比賽開始前選手們擺出的姿勢。“夷”一字有“下蹲”之意,《論語 ·憲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