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明黃色玉蠶絲深衣,樣貌秀鬱沉靜,但周身都似透著幾分不屬於這個年紀的冷清端凝。
而坐在天子近旁右下首的少年,一襲極隨意的月白色諸侯常服,未戴冠,只簡單地以綾帶總角束髮,那一張佚麗面龐在澈亮的燈華映照下,愈發顯得輪廓深雋秀致。他同那日在掖庭時一樣,面上帶了疏疏懶懶的笑意,正興致盎然地看著殿中剛剛扮作“舍利”表演百戲的伶工演罷退場,彷彿意猶未盡。
能坐在這個除太后與天子之外的尊席之上,著諸侯服飾,又是這般年紀的人,只有一個——清河王,劉慶。
或者說——廢太子。
本朝自光武皇帝劉秀開國以來,先後已歷三任君主——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章帝劉炟。
先帝,孝章皇帝劉炟是為光武帝的嫡孫,十九歲承位,其時,後宮妃嬪之中,出身最高的要數三對姊妹——沘陽公主的女兒竇氏姊妹、舞陰長公主的侄女梁氏姊妹,馬太后的表甥女宋氏姊妹。
因為家門顯赫,這六名少女初入宮闈便先後封了貴人。
而其中又以竇氏姊妹中的姊姊竇大貴人最為得寵,聖眷頗隆,入宮未久便進為皇后,自此位儷宸極,主饋中宮。
而宋大貴人則最先有妊,於建初三年涎下了一子。章帝一向子嗣艱難,先頭兩個皇子劉伉、劉全生母皆微賤,不足以承大統。是以皇三子的出世令他大喜過望,於是珍寵有加,為之取名為“慶”。建初四年,一歲有餘的劉慶便被立為了太子。
不久之後,皇后竇氏生下了皇四子劉肇,年紀比太子劉慶只小了一歲。
建初七年六月,“生菟巫蠱”案發,宋氏姊妹因巫蠱之事獲罪,後遭幽禁,幾日後,便雙雙自盡於掖庭。而五歲稚齡的小太子劉慶則被廢為清河王,竇皇后膝下的皇四子劉肇成了新任儲君。
先帝雖因罪證確鑿,狠心處置了宋氏姊妹,但對皇三子劉慶仍是一片舐犢之心,不忍委屈了他。雖沒了儲位,卻這位廢太子卻依然享有昔日的服玩、衣食,宮室。而先帝還特意令他與弟弟劉肇出則同車,入則共帳,整日裡相伴不離,期望日後能兄弟相睦,相扶相助,莫要因隙鬩牆。
而這一雙兄弟因著稚齡相伴,垂髫同樂,自幼一處長大,所以也的確如先帝所樂見的那般,兄友弟悌,情誼篤厚。
一年前,孝章皇帝山陵崩,十歲的太子劉肇承皇帝位,繼任大統。而他踐祚之後便十二分厚待這位自幼親睦的兄長,恩遇殊深,羨煞了一眾宗室皇親。
所以,這位清河王如今算是宮中除了太后與天子外,頭一號的顯貴人物……左小娥怔怔看著那廂高坐堂上一襲諸侯常服的少年,半天沒有移目,腳下木然地隨眾人移著步子,回不了神。
而劉慶則是剛剛自一群鮮衣麗裙的宮婢中認出了那個正一襲緗色襦裙的小丫頭,看著她愣呆呆地看著自己,神思不屬,隨著眾人移步前行的模樣,少年面上疏懶的笑意微微一凝……
還好,那廂發呆的小丫頭又被身後的同伴極小意地撞了一下,方才急急回過了神來,垂頭仔細地顧起腳下的步子來……窘迫交加,小丫頭額間已沁出了細密的汗珠。
殿中的百戲已然演罷,《九賓徹樂》剛剛告一段落,小娥她們這一支樂舞便在一陣清越盈耳的箜篌聲中開了幕。
這是據《詩》中《凱風》演繹的一支舞,頌嘆母子之間的深情厚意,今日正值太后壽辰,這樂舞也算是應景。
左大娥自幼便擅長音律歌舞這些,會擊磬,諳琵琶,尤善巾舞,而小娥則只有這竹籟尚算嫻熟……能來崇德殿獻藝,於掖庭之中的婢女們而言是極難得的機會,若是有幸入了哪位貴人的眼,或許便能籍此離開掖庭,再不必揹負著罪奴的身份……真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呢。
而左氏姊妹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