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耶穌所說,要愛你的敵人。但這個幽靈一與真人結合,立刻就有了侷限性。仁慈、善良、無私利他,就是要有愛心。這愛心不是憑空的,沒物件的,必將落到具體的人身上。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朋友和敵人。你愛自己的朋友家人鄰居,可以無私利他,真正仁慈,正因為這個真,才決定了對你朋友的敵人、親人的宿仇、鄰居痛恨的人,你也必跟他們一樣對這些對手充滿仇恨、憤怒、厭恨等感情。你的無私利他,你的仁慈就到了頭。不是這樣嗎?
善惡,首先都是相對的。一提到善,就是某人的善,某民族的善,某時代的善。現實中存在的善沒有一種是超越時空的,它的主體的侷限性決定了這一點。對任一人來說,有善就會有惡,有愛就會有恨,有好就會有壞。任何一種行為,任何一種觀點,任何一種傾向,都是一個向量,都有方向有選擇,有所維護的同時就會有所反對,有所讚揚的同時就會暗含著扁斥的。人就是人,平凡的實在,不可能有上帝的榮耀,也沒有必要追求不切實際的普遍的善。
第二節 道德善惡的主體
從個人角度考慮,作為各自價值觀的表現,善五花八門。一旦眼光向外,對別人進行評價,無論好人壞人,對別人的要求都有著高度一致性:都不喜歡受到傷害,都不喜歡受到蔑視和侮辱,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真誠關愛,都希望從別人處得到好處,都希望別人能有利於自己。總是以此為標準去衡量別人,這是由人的不變本性所決定的。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人們才給善和惡下了如下定義:善和惡就是客體的事實屬性對於主體的需要、慾望、目的的效用性。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得到如下資訊:誰發出善惡的評價,誰就是主體,你在評價別人時,你就是主體,你被人評價時,你又成了客體。主體的需要慾望目的是善惡的標準,客體的事實屬性是否為善取決於主體的需要慾望目的。同一客體的同一事實屬性面對同一主體的不同需要慾望目的就會有不同的評價。
自然界中、社會中一切現象都可進行善惡評價,這種善惡評價是寬泛的,不具有倫理道德的意義。人類崇尚的善單指人的品質和行為帶給主體的滿足其需要慾望目的的效用性。這種善才是人類廣泛追求的善,即道德善(本文以後沒有特別說明,善都指道德善)。在這個定義中,善惡的客體只是指人,善惡的內容就是行為和品質,即什麼行為什麼品德是能滿足主體需要慾望目的的。
主體不確定,善惡內容就無從談起。以他人為主體,偷盜是一件壞事,從偷盜者的眼光看,卻能滿足其需要及慾望、達到其目的,就是一件好事。所以,想確定一個行為是否為善,就必須先確定主體。只要主體確定,什麼行為好、什麼品質壞,自然也就明瞭了。
主體看起來也是顯而易見的。對一個確定的社會環境來說,善惡評價的主體只能是社會。全體人的利益所在,也就是社會的利益所在,全體人的共同的需要慾望目的,就是社會的需要慾望與目的。這一理解是有著廣泛共識的。是至今為止人們談到善惡主體時所共同的假設。這一觀點已成為各家各派最終證明自己正確的公認標準,無論各家各派之間有多矛盾,但都是從這同一個出發點推出來的。
善惡的主體歸結到社會這個整體,對不對呢?當然對。但這種正確的認識不是帶來問題的解決,帶來的是麻煩、是紛爭,讓複雜的問題更復雜了。有人指著孔子問:這個穿長衫的行為謹慎的大個子是誰?有人答:二千年前春秋時期魯國人,姓孔名丘,大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有人不認識他,為了保證正確,就推測地說:是一個古代中國人;有人為了更保險起見,肯定地說:他是地球這個星球上的一個高階動物。這三個判斷哪個也沒有錯,但一個比一個沒用,一個比一個空洞,離目的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