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戲。對於死亡感到絕望和陶醉,都是一種逃避。死亡既不會令人沮喪,也不會令人興奮,它只是生命的事實。
我們大多數人只有在臨終的那一刻才會珍惜生命,這是多麼令人悲傷的事啊!我常常想起蓮花生大士的話:“那些相信他們有充分時間的人,臨終的那一刻才準備死亡。然後,他們懊惱不已,這不是已經太晚了嗎?”今天大多數人死的時候毫無準備,活著的時候也沒有準備,有什麼事比這個現象更令人寒心呢?
走過生死的旅程
依據佛陀的智慧,我們確實可以利用生命來為死亡未雨綢繆。我們不必等到親密的人死得很痛苦時,或受到絕症的衝擊時,才去觀察我們的人生。我們也不必到死亡時還赤手空拳地面對未知。此時此地,我們就可以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了。我們可以全心全意、準確無比、心平氣和地把每一秒鐘當成改變和準備死亡與永恆的契機。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體,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體意義的一面鏡子。
這種觀點是**佛教最古老宗派的教義核心。許多讀者都聽過《中陰聞教得度》(或譯為《**度亡經》,tibetanbookofthedead)這部書。本書想說明和補充《中陰聞教得度》,討論的內容不只是死,還包括生,同時詳細解說《中陰聞教得度》未詳述的部分。在這個殊勝的教義裡,我們發現整個生和死被當做一連串持續在改變中的過渡實體,稱為中陰(bardos)。“中陰”這個名詞通常是指在死亡和轉世之間的中間狀態,事實上,在整個生和死的過程中,中陰不斷出現,而且它是通往解脫或開悟的關鍵點。
中陰是促成解脫的最好機會,如同佛法告訴我們的,中陰在某些時刻的威力特別強,潛力特別大,不管你做什麼,都能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我把中陰想成如同走到懸崖邊緣的時刻;譬如,上師向弟子介紹最重要、最原始和最核心的心性的時刻。不過,在這些時刻中,威力最大和最富潛能的,還是死亡的那一刻。
因此,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可以把整個存在分成四個不斷而息息相關的實體:1生,2臨終和死亡,3死後,4轉世。它們可以稱為四種中陰:1此生的自然中陰,2臨終的痛苦中陰,3法性的光明中陰,4受生的業力中陰。
由於中陰教法廣大無邊,鉅細靡遺,因此,本書做了仔細的安排,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走過生和死的旅程。我們的探索,應該從直接反省死亡的意義和無常的許多層面開始--這種反省可以讓我們在一息尚存的時刻,充分利用我們的這一生;也讓我們在死亡的那一刻,不致於悔恨或自責虛過此生。**的著名詩人和聖哲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說得好:“我的宗教是生死無悔。”
深入思索無常的秘密訊息,也就是思索究竟什麼東西可以超越無常和死亡,可以直接引導我們進入古老有力的**佛法的中心:最根本的“心性”。心性是我們內心甚深的本質,也是我們所尋找的真理;體悟心性則是瞭解生死之鑰。因為在死亡那一刻,凡夫心及其愚昧都跟著死亡,而且在這個空隙之間,像天空一樣無邊無際的心性,剎那間顯現無遺。這個根本的心性,是生與死的背景,正如天空擁抱整個宇宙一般。
中陰教法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們所瞭解的心,只是我們死亡時消散的心,我們就會對死後的事情一無所知,也無法瞭解心性更深的實相所呈現的新面向。因此,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熟悉心性。唯有如此,在我們死亡的那一刻,當它強有力地自然顯露時,我們才能夠有恃無恐,才能夠視之為“自然”,就像中陰教法所說的“有如孩子投向母親的懷抱”;而且還可以藉著安住在那個狀態中,終得解脫。
要描述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