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便是要靠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們……
再說建城最晚的忻州城,只是將忻州盆地和大山裡分散的一些村落整合起來,尋了一處平整的地方便於從事農業生產,避免將這塊可耕地浪費。忻州城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人口剛逾萬。青壯年兩三千的樣子……還是不要惦記了,即便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姜林也知道這兩三千青壯還是不要惦記了,就那麼點人,一旦抽調,影響生產。
再往北,過了雁門關的平城……這個確實有些為難。
你說算平城的人口吧,平城現在掌權的依然是以達利溫為首的鬼方各部首領組成的執政聯盟。遇大事時,需要這個執政聯盟集體表決,少數服從多數才可。但你說不算平城的人口吧,唐國有兩個全副武裝的營駐紮在平城以東、以北。
而且平城的榷場裡,商務部派往北線的商人團,這幾年已經幾乎掌控了整個榷場的貿易,精鹽、烈酒、糧食的輸出,馬匹、羊毛、羊絨、肉製品的輸入,名義上是由華族人和鬼方人共同執掌,但那些沒有生意頭腦的鬼方人早就放棄了自己的權利,將大小一應事項全託付給了大唐國立大學商學院畢業的那些年輕的華族人。按達利溫的話說,交給這些孩子們,鬼方人放心。
唐國九年底,姜林曾親自前往平城,向平城的執政聯盟表達了準備撤回兩個營駐軍的意思。當時訊息洩露出去,整個平城的普通民眾立刻就不幹了,紛紛前往政務廳請願,請求姜林收回撤回駐軍的想法。
剛過了幾年舒服日子的鬼方人知道唐國兩個營駐軍意味著什麼,這兩個營一旦撤退,大青山那裡的那些不死心的部族又要打平城的主意。平城以北的草場、草場上的牛群、馬匹、羊群,平城以南的農田,被那些人一旦禍害,這麼多年可就白乾了。
當時達利溫等一眾執政聯盟為了讓姜林改變心意,已經強烈地表達了誠意:大唐國若有需要,平城青壯亦可應徵。
平城,目前人口六萬,青壯兩萬,都是可提刀上馬直接開赴前線的漢子。
所以,整個大唐國,勉強算上平城的人口,三十八萬人,青壯十三萬人左右。
這便是目前大唐國的人口資源,依然是不足的狀況。
:()商末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