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趕緊紛紛見禮,張灝同樣也望了過去,只見一位比自己大了二三歲的少年,笑著走過來,一身團龍五彩淡黃長袍,頭上雙龍奪珠紫金冠,腰間漢白玉黃緞子繡金帶,足下八寶青龍抓地平底靴,套著一件薄薄的真絲涼衫,個頭很高,身體健壯,長的眉清目秀,生氣勃勃,笑容如春風拂面,眉目間透著一絲剛毅,雖然帶著一身書卷氣,但舉止動作如一位武士一樣,乾淨利落。
見那些少年們只是稱呼殿下,心中奇怪,張灝也跟著低頭叫道:“張灝拜見殿下,只是不知如何稱呼,不知者不怪,還請見諒。”
自從那少年一出場,朱棣陰沉的表情馬上緩和不少,只是皺著眉頭深思,忽然開口道:“都退下去吧,不用呆在大營中等候,各自歸家,張灝和瞻基,嗯,邱義,朱勇,你們四人跟朕過來。”
在所有勳貴子弟羨慕的眼神中,張灝等四人跟在皇帝朱棣的身後,走向那大帳之中。
路上,走在張灝身邊的少年,忽然低聲道:“小王乃是當今太子殿下的長子,還沒有封號,所以他們都只是稱呼殿下,你稱呼我為世兄即可。”
“啊,張灝拜見兄長。”張灝趕緊趁機套交情,這機會可不能放過。
“呵呵,叫我一聲兄長,倒是說對了,小時候,還經常去你家玩耍,那時候,總是跟在你姐姐後頭,讓她指揮的團團亂轉。”
張灝哈哈一笑,他知道當年還在北平時,自己家確實和燕王府關係密切,故去的徐皇后就非常喜歡母親,而這位皇孫的生母張皇后,和母親更是無話不說的閨中密友,所以經常帶著年幼的他,到家裡做客,那時的燕王,遠沒有如今這樣陰沉難測,反而是一位豪爽之人。
太子朱高熾的長子?張灝馬上恍然大悟,這位不就是朱瞻基,未來的宣德皇帝嘛,史稱明宣宗,今年應該是12歲,比自己大了四歲。
傳說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太祖皇帝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大圭上鐫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八個大字。
這大圭在古時象徵著權利,這個夢就意味著太祖要把這大明江山賜給他,驚醒過來的朱棣,當還在回味夢境的時候,忽然一個內侍跑進來,稟告說王孫降生了。
隱隱感覺到這夢和降生的孩子有關,難道那夢中的預示是要印證在孫子身上?朱棣趕緊趕到兒子院子中,當看到小朱瞻基長的很像自己,嬰兒小臉有股子英氣,頓時大為高興,後來起兵南下,此事也是朱棣下定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以後,對於孫子朱瞻基,朱棣自是格外喜愛,無論走到哪,都要帶著他,爺孫倆之間的感情最好,朱瞻基也不負皇爺爺溺愛,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聰慧,不但勤練武藝,身手敏捷,還熟讀詩書,攻讀儒家典籍和為政之道,長的也比較象朱棣,更是深得皇帝歡心。
以至於永樂二年時,朱棣為了立哪個兒子為太子時,很是猶豫不決,其中武將們都是傾向於漢王朱高熙,朱棣召解縉入宮,磋商立太子之事。當時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高煦為太子,但解縉仍直言說:“為長,古來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鑑。”朱棣聽後面色不悅,對此議猶豫不決。解縉為說服皇上;只說了一句話:“好聖孫!”兩人相視而笑。最後同意立長子高熾為太子,次子高煦為漢王,並令解縉撰寫立儲詔書,以告天下。
從此,朱高煦深恨解縉。漢王自以為有戰功,又深得朱棣寵愛,常存奪嫡之心。見此情形;解縉上疏勸阻說:“啟爭也;不可。”朱棣認為這是離間他們的父子關係,對解縉很有意見。
永樂四年,朱棣賜黃淮等人二品紗羅衣,而獨不給解縉。淇國公邱福將朝廷機密“傳達延外”,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