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洄掏出手機看了眼時間,現在是晚上11點半,距離《遊客須知》裡寫的漲潮結束時間,還有3個半小時,看似挺多的,實際忙起來根本不夠用。
確定自己留在沙灘這邊也沒用之後,姜洄操控著玩具小巴車又奔赴村落的所在地——都說了,落潮之後才會出現粉色貝殼,她又何必留在那邊,總不能跟村民一樣,真的在海里撈海藻吧。
不過它們撈得挺帶勁的,或許海藻也有什麼不同尋常的用處,亦或者是它們白日裡的口糧?
姜洄想了想,覺得這個不重要,就先丟在一邊,專心致志坐在玩具小巴車的車頂上,操控著往村落那邊跑去,好歹這邊也算是山路,作為一名專業的司機,她要全神貫注才行,怎麼能邊開邊走神呢,那也太侮辱她的職業道德了。
而且,姜洄喜歡這種全神貫注操控玩具小巴車的感覺,她的頭腦越發清明,許多原本沒注意到的細節,也漸漸浮出水面。
例如姜洄對這個玩具小巴車的很多操控,都是下意識的行為,幾乎是跟著直覺走,這不可能是巧合,所以答案只有一個,這個玩具就是她的,所以她才會對它很熟悉。
但是這個玩具是在礁石那邊的海灘發現的,在姜洄的印象裡,她發現這個玩具的時候,是她第一次往那邊去。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是這樣,是誰把這個玩具小巴車丟在那邊的?是某些東西,還是姜洄本人?
然而姜洄記得自己和小明小紅是坐遊艇來的島上,當時手裡並沒有這個玩具,而且她第一次來這個度假小島,為什麼會有東西遺漏在這裡?
這些問題本身就是矛盾的,但如果不去辨別這些矛盾的真偽,通通將之視為真實,就能開啟另一個思路。
——所有的矛盾都為真,是不是表示,自己來到這個島上的次數不止是一次?
一旦跳出設定好的賽道,姜洄就跟被醍醐灌頂一樣,思路瞬間開啟,她開始飛速整合目前所有的已知資訊,很快得出“還真有可能”的結果。
“我應該是被汙染了。”姜洄對此非常肯定,“還有小明和小紅也被汙染了……他們也未必真的叫這個名字,但他們肯定是外來者。白天是他們的視角,店鋪和建築都折射了他們的世界觀。晚上是本地居民——也就是詭異的視角——所以會呈現出我們世界的世界觀……”
說到這裡,姜洄低頭盯著自己黑影化的手臂,沉吟片刻,似乎在腦內組織著合適的措辭。
“我能理解這個世界觀,是因為我和詭異同處一個世界,並不代表我就是詭異,這是一個隱蔽的陷阱,屬於我的真正時間,既不是黑夜,也不是白天,而是晝夜交替的那兩個時間段——黃昏,以及落潮之後的20分鐘。”
姜洄得出了一個看似很荒謬的結論,然而仔細想想教堂和祭壇那邊的壁畫,以及黃昏時分村民們拍打小巴車時的樣子,就覺得其實挺合理的。
白天的教堂,左邊第4幅畫上,人們在陽光下得到幸福。
黑夜的祭壇,右邊的第4幅畫上,美麗的風景屬於晝夜交替的時光。
白天是外來者視角,所以裡面的線索不會對姜洄有利,晚上則屬於怪談世界,所以會給出不同的線索。
“最後一個問題,我該怎麼才能在晝夜交替之時離開這個地方。”
姜洄低頭看了看屁股下面的玩具小巴車,覺得這個有點不靠譜,她應該尋找其他的交通工具,畢竟那艘遊艇來的時間在白天,她不應該選擇那個。
或許正是因為上了那艘船,所以自己才一次又一次出現在海島上,並且因為某種原因,丟掉了玩具小巴車,而且汙染逐漸加深,嚴重到蘇蘇必須那樣強調時間不多了。
“或許,如果這次走不出去,我可能就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