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成詩”
本來賀韜打算寫一首離別或者送行詩詞,因為在華夏詩詞中,送別和離別的很多,想瘟庭筠的《商山早行》、李白的《贈汪倫》、駱賓王的《送別》、還有杜甫的、蘇軾的、白居易的等等都是經典之作。但是這孫學政卻避開這類詩詞,而且給自己出了個與此情景無關的題目,這個題目不但要有自己的真實感觸,還必須是一首勵志詩詞。這樣一來,自己真就要仔細思考一下了。
賀韜目光掃過之後,發現附近有驛站,驛站不遠處有幾座農舍茅屋,遠遠看上去和自己之前住的房子一樣,而前來送行的那群寒門學子,也是自己以前的真實寫照,都是那麼破敗貧窮。
閉幕冥思,曾經賀韜經歷的一幕在眼前閃過,隨後賀韜問道:“可有筆墨?”
就見涼亭邊的眾人突然不約而同笑起來,主動站向兩側,為賀韜讓出一條通往涼亭中間石桌的路。
石桌上赫然擺著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俱全,連墨都磨好了。
第二十四章 詩成治國碎文宮
賀韜見道已經準備齊全的筆墨紙硯等物,苦笑連連的走過去,提起筆,再次沉思片刻,沾著濃墨用“瘦金體”寫字,一邊寫一邊念。
三月春寒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賀韜寫完這些後,眾人紛紛點點頭,還有些人看向遠處的那幾處茅屋和一旁衣衫單薄的寒門子弟。
停頓片刻之後賀韜繼續動筆,同時念道:
瞞主惡奴欺我傷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林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門自嘆息。
詩寫到此處,站在一旁的徐縣尉只覺得再次悔恨異常,更覺得自責和羞愧。
“俄頃風定雲墨色,早春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輾轉難眠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不知什麼原因,賀韜發現今天自己寫這首詩很費力。
無奈之下,賀韜開始向筆中灌輸才氣,接著一口氣寫完了最後幾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全詩寫完,賀韜接著在上面提上“茅屋為寒風所破歌”八個字。
聽賀韜唸完後,眾寒門子弟和孫學正等人都是身心一震,先是一股淒涼之意撲面而來,此時眾人眼中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寒門子弟,拖著傷痛之身扶著門框,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寒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捲了起來,吹過江去,稀里嘩啦地灑在江郊的各處;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也瞬間激起眾人心靈上的共鳴。
接下來眾人又從惆悵突然變得心疼和氣憤,前節寫“灑江郊”的茅草無法收回。但還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卻被幾個仗勢欺人的惡奴抱跑了。“欺我傷無力”五個字更是然人心中難受,這也使得眾人不經想起賀韜科考路上被人打傷,還險些送命的事情。
同樣,詩中所寫的少年就是賀韜對自己的比喻,所以說,如果不是少年“受傷無力”,而是壯健有氣力的,那自然不會受這樣的欺侮。“忍能對面為盜賊”,意謂: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盜賊!此時那種受欺侮的憤懣心情再次充滿眾人心頭。
接下來的“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門自嘆息。”兩句所表現的是寒門之苦。試想,如果不是少年十分困窮,那也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更不會被惡奴欺上門來也無可奈何。
但詩至此處來了個大轉折,那“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被賀韜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當時暗淡愁慘的心境,而密集的雨點即將從漠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