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道:“快拿來,哀家瞧瞧……”
太后取過符柔的手書,心裡頭默默讀道:
啟稟母后,竹林一役,文圖與三王兄雙雙落亡,後突遇天火,皇嫂與文圖殯天而化,芙兒不孝,力不能及,三兄手中魔魂亦逝,不必再念。親觀此變,兒痛不欲生,萬念皆灰,故不復皇宮,隱匿獨居,萬望母后與皇兄恕罪。芙兒痛筆。
三人殉難竹林!
公主不再回宮,忍痛浪跡天涯!
太后徐徐抬起手,憤怒地指向聶良,可又悄然放下,自己也隨著坐在木椅上,瞬間變成了滄桑老人,許久方才出聲:
“你即刻派人四處打探公主下落,萬一尋到,就說哀家求她,令她著即回宮,回到哀家身邊;再去竹林捧回黑土,即刻起建造官墓,奉黑土入棺,厚葬文圖,設在皇陵之外,以示天恩;皇陵內隆建皇后墓,與哀家的墓穴同排,名號自有皇上定奪,此事絕不可傳揚出去,內葬黑土更不可示人,一切皆需縝密進行;將那,將那逆子的屍首遠遠地埋葬,離皇城越遠越好……還有,皇上仁厚,斷不會下旨,傳哀家懿旨,剝去逆賊賓的一切名分,逐出皇室,永不立冊,權當哀家沒有生這個兒子……”
“卑職遵旨!”
涅帝十年六月十五,涅帝悲憤之下頒佈聖旨,昭告天下,皇后卓姬恩澤天下,功蓋皇朝,賜封慈皇后,厚葬皇陵,位及高後;義公主芙報效朝廷,義薄雲天,賜封天朝公主;侍衛官文圖不負皇恩,護佑皇后太子,功不可沒,冊封尚侍官,入冊皇族……
皇陵內外,很快建起兩座墳墓……隨後,皇上果未食言,任命聶良為大將軍,掌管兵府,自此聶將軍開始了戎馬一生的護國事業,為大皇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皇上痛失卓姬,悲痛欲絕,宮內傳旨:涅帝之年,永不再立皇后,以禱告慈皇后。
恭旦歷史上,涅帝也是唯一沒有皇后的皇上……
畢子昏昏睡了七天,醒來才知母后與文圖爹爹已逝,王姑不知去向,又是痴呆了數日,方清醒過來,抱著太后痛哭不止……
賓王之亂,涉事多達數百官員,閔丞相奉皇上聖旨,毫不手軟,該殺則殺,該囚則囚,很快便將賓王的餘孽清掃得一乾二淨,賓王徹底被恭旦帝國的歷史湮滅,此次政變中,出人意料的是京畿督守葛宬沒有被累及,據說是聶將軍從中維護,不過只是傳言而已。至於天朝公主,聶良更是不遺餘力尋覓,結果皆是無功而返……
廣慈殿內,皇上跪安,母子二人促膝而談。只是太后看上去蒼老甚多,兩鬢全然灰白,因為逐日的消瘦額頭上佈滿了皺紋,穿著也大不如前,很是草率的模樣,失去了雍容華貴。
皇上情不自禁雙手持過太后的手,勸慰道:“母后,一定要注意身子啊,皇兒瞧著這般心痛,多吃一些,多動動,不是還有畢兒麼!”
“是啊,”太后深深點頭,“好在有我的皇孫啊,”她極力地提著自己的精神,想要忘卻以往的一切,仰起頭露出不認輸的神態看向窗外,“瞧瞧,太子那股子伶俐勁兒,聰明勁兒,倒是比你小時候還強出很多呢……”隨即眼睛中再次燃起光芒。
皇上也是跟著點頭,終於將心裡話說出口,“母后,皇兒著實有些心灰意冷,心裡頭仍是掛念著皇后,不怕母后責怪,皇兒果真是不中用,如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朝綱穩如泰山,皇兒想……”
“皇上啊,”太后打斷了涅帝的話,心裡明白皇上要說什麼,眼睛卻不去瞧他,“母后怎麼能不知道,皇兒一直在為沒有守護好自己的皇后、王妹而傷心自責,那不是皇上的錯,要怪都怪哀家;哀家也常常勸慰自己,哪個皇朝不是用自己親人的鮮血換來的,你的王伯、王叔不都是戰死沙場嗎?難道你的父皇要放棄皇位不成?歡生喜,悲生痛,你一定要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