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端莊大堂用,小巧秀薄廟供威。
紫口鐵足胎不厚,補口釉凸口褐灰。
開片線色是內出,器物少雕仿銅威。
開片色多大小有,多層泡兒釉中披。
官窯少有入土器,多是傳世土來非。
釉色月白天青青,褐青黃青各青灰。
官窯歷史多地燒,胎釉多變不是非。
註解
官窯胎黑褐、灰、淺灰都有,這是從露胎的足看的情況,胎質堅密,它同哥窯一樣重量超過汝窯,但重量比哥窯還要重一些,用手一顛就感到重,造型古樸端莊,常用在殿堂禮祭當供器。一般小巧,胎重器口沿顯薄,紫口鐵足胎堅而比哥窯薄,外口的釉有凸起不平感,也有口不是紫色而發黃褐灰的,開片線跡由內應力運動而出,很少雕紋飾,大部分部件仿青銅器,開片大小都有,泡多層,不均。
官窯器入土的少,多傳世器,器多月白、天青、褐青、黃青、灰青,這是因為官窯是很多窯燒的關係,所以胎色、釉色也多。元、明、清也都製作過官窯器,但都帶有本朝代的特徵,不能和宋官窯相比。
70。官窯哥窯咋區分
歷史官窯難區分,金絲鐵線一樣真。
紫口鐵足也一樣,口薄是官無汗真。
註解
官窯瓷、哥窯瓷是很難區分,因為兩窯瓷器的特徵很相似。但重點觀察瓷器的口沿,從口沿的厚薄、釉水漬的走向、釉面是否出汗,是可以區別官窯瓷、哥窯瓷的。
71。官窯看泡簡句
官窯泡密大小見,深淺不勻都顯現。
官窯看泡大小都有,深淺不均,密而亂,以中小泡為多。
註解
72。看官窯
官窯橫線少交穿,橫線若穿豎短彎。
線跡尾端漸漸細,胎薄釉厚香灰般。
釉質如同玉質感,晶瑩比哥亮晶鮮。
線跡多顯鱔血紅,胎薄體重別放寬。
裹燒支釘多而小,紫金胎土口紫先。
胎色釉色有多種,三地燒造都是官。
官窯比哥器件大,大小區別也須參。
註解
官窯器的開片橫線很少穿過豎線,如果橫線穿過豎線走向時肯定豎線斷開了很大距離,或者是豎線轉彎了。開片的線末端是漸漸變細。
胎是香灰色、胎薄而重,特別是官窯器的口薄、胎質至密堅硬,釉子亮晶、線跡如鱔魚血,裹足釉子、支釘燒釘跡較小,口顯紫色,因用紫金土燒造而成,胎色除灰色還有多種色但都偏灰,有醬粉色時圈足部位也是醬粉色的。燒官窯器有三個地方燒造。
73。官窯篇
亮如龍泉薄如定,用手一提非常重。
開片如哥質堅硬,且看紫口廟堂供。
註解
官窯釉好而亮,體重、古樸像青銅供器,開片堅硬。口沿薄如定窯,有擋手感,但沒有超過哥窯。仿青銅器的造型多。
龍泉窯
宋代龍泉窯在浙江省西南部的龍泉地區,故名“龍泉窯”。在龍泉、雲和、麗水、遂昌、慶元等縣形成長達200_300公里的瓷窯帶,有窯址200餘處。
龍泉窯的器形有爐、尊、瓶、洗、琮、文房四寶用品、生活用品、供品、祭品等,造型使人們喜歡大小適中,釉色以青色含有各種深淺的綠色都視為青,稱為粉青、灰青、青黃、梅子青等。以梅子青為最佳釉色。梅子青大部分生產在南宋時期,而這一時期的器形又是制瓷最好的,大小適中,紋飾美。
北宋時紋飾以蘆雁,水波,雲紋,嬰戲及篦點和篦劃紋為主。以浮雕蓮瓣為興盛。筆畫流暢粗獷。
南宋時以白胎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