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給伏家班寄這些?蔣白一頁頁翻著。肯定是有什麼事,3個師弟都記著,唯獨自己想不起來。
「走吧。」伏城卻站起來,「先把東西帶回院裡去。大家小心點,這東西挺沉的。」
書又被裝回大紙箱,非常沉,幾十斤,蔣白辦理簽收,在街道辦事員手裡的表格裡簽了師弟的名字。4個人每人一個角,把一箱子書扛了回來。
「這個……」進了院,蔣白找地方讓師弟們放下它,「真挺沉的,這個是什麼啊?」
邱離第一個蹲下繼續翻書,不是認真閱讀而是流水帳式的瀏覽,這一本翻完就去看下一本了。「這個啊,7年前了吧?」
「嗯,那年我記得我剛過完11歲生日。」青讓說,「這個是一個大導演的紀錄片,只不過……早就忘了,還以為他沒拍成,沒想他真堅持下來了。」
紀錄片?蔣白在記憶裡找不到絲毫印象。
伏城也在翻書,一本接一本地翻,直到翻到一頁突然停下,兩隻手癱開在書面上,找到了。
蔣白蹲下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舞蹈類,醒獅。
「沒想到那個導演說的是真的。」伏城喃喃自語像說夢話,「那年咱們才……11歲。」
「那年春天,4月底的時候,突然來了許多人,想要採訪師父。」青讓在後面說,一下把時光拖退了好幾年,「他們有工作證件和專業裝置,是電視臺一個劇組,想要拍紀錄片,把中國的非遺文化全部錄下來。」
伏城抬起頭聽,那年那些人說這些話的時候,自己還不懂紀錄片的意義。自己在樁上問,你們要拍多久啊,那些人中年齡最大的說,估計要拍很久很久。
很久很久……一拍就拍了7年。
「他們說,劇組資金有限,採訪是不給錢的。」邱離說,「一共採訪了好幾天,又拍照又拍攝的……這個!這個不就是嗎?你們看!」
蔣白把那本沉書拿起來,看到一張合影。裡面有十幾個人,最中間的是師叔,和記憶裡那個精瘦的男人。他不高,比師叔矮不少,眼睛炯炯有神,眉骨中的倔強簡直是伏城的升級版。他更成熟,笑容裡已經有了淡然,不再急躁。
想必那時候,師父已經預判了伏家班遲早要散,大家隨緣了。可即便是要散,師父也盡力挽回過,挽回不來也是一個接一個好好送著離開的。他就這樣平淡地看著鏡頭,彷彿看到了伏家班暫時的分離,也預言了醒獅文化的崛起。
站在師父身旁最顯眼位置的人,是他最心疼的師弟,伏城。那年的伏城還是個……小朋友。不高,曬得比較黑,小圓寸很精神,笑起來梨渦明顯。
師弟身後站的人,是自己,是11歲的自己。蔣白看進那張照片,那年自己也是個小朋友,頭髮比現在短些,同樣曬得比較黑,可是比伏城高了大半個頭。
從小控制飲食,青春期之前的師弟還沒有躥身高,面對鏡頭稍顯生澀。他靠著師父,手裡拉著自己。再旁邊,是邱離和青讓。
4個人都穿著伏家班的舊班服,南獅褲,武術鞋,臉上都掛著一層奶膘。
「這是……咱們?這是咱們。」蔣白抬起頭。
伏城點點頭,是他們,就是他們,這可能是自己和師哥留下的唯一一點證據了。證明他們從4歲一起長大,情同親生手足。
書很厚,蔣白一頁頁翻動,認真閱讀。裡面介紹的非常詳細,師父用口述的方式講解醒獅文化,從起源到今日。而這些話,他也從師叔嘴裡聽到過,就在伏家班剛準備參賽那幾天,練習倒立三炷香,師叔全給他們講過。
後面還有許多照片,可見製作組用心良苦。最精細的是各種傳統樁陣,山澗採靈芝、雄獅吐瑞、攀崖尋寶、採龍門青……傳統醒獅和中華武術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