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心,我們叫他“上把”,另外有幾個拋扔武器的京劇演員,我們叫他“下把”,他們之間相互配合,作拋、擲、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叫做打出手。演員們在打出手時,以挑槍、踢槍、連續起跳踢槍等表現出種種豐富、複雜的特技場面。堪稱一絕
關肅霜老師更是在《破洪洲》、《鐵弓緣》等劇中,創造了用靠旗杆挑槍和傳槍的絕技。
(四)翎子功:翎子,也叫雉尾,俗話就是野雞的尾巴,尺寸很長,最長的要到二米左右,一般也要到一米四五、一米六七左右。
翎子功即舞動兩根插在盔頭上的翎子的技巧,俗稱“耍翎子”。各個行當都有,其中以小生用得最多,因為凡是頭上戴雉尾的小生,一般都是雄健,英武,扮相很英俊,氣勢很盛的青年角色。用單手或雙手操作,依靠頭部的搖動加以各種身段的配合,表達喜悅、得意、驚恐、憤恨、憂慮等心理和神態。
耍翎子的技巧有單掏翎、雙掏領、單銜翎、雙銜翎,及抖翎、擺翎等等。
(五)帽翅功:帽翅功又叫“翅子功”或“耍紗帽翅”。演員以頸部為軸心,帶動頭上的翅子或上、下襬動,或左、右旋轉,或前、後繞圈。表達了劇中人物沉思、矛盾、猶豫、喜悅等情緒。
(六)噴火:噴火也叫吹火,演員口中銜一圓管,管裡面裝有松香末,外端點火,並向外吹時,就火花噴出。多用於妖魔一類角色。
(七)髯口功:髯口就是鬍鬚,所以髯口功也叫耍鬍子,演員把假鬍鬚戴掛在耳朵上。表演中舞弄髯口來展示人物的內心感情。
(八)扇子功:京劇中的扇子,並不是我們乘涼用的扇子,而是特殊的舞蹈道具。舞臺上使用的扇子有:大、小摺扇、羽扇、鵝毛扇、芭蕉扇等等。
扇子功各個行當皆有此功,但以小生、花旦居多。演員們常藉助手中的扇子做出種種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感情。基本動作有:轉、合、遮、抖、拋等。透過這些動作配合身段,以表現人物情緒,刻畫人物性格。
(九)水袖功:京劇服裝中袖口縫有一段白綢,我們稱它為水袖,水袖功就是利用水袖的舞動來誇張地表現劇中人物激動、悲憤、痛苦等複雜的情感和變化多端的心理。
水袖功的基本要領在於肩、臂、肘、腕、指等部位的配合。熟悉水袖的效能,表演時才能得心應手。
水袖的一些表演作用:
1、扇子:用水袖在臉扇來扇去。
2、行禮:躬身行禮,一隻手橫著扯起另外一隻水袖,表示尊敬。
3、哀痛、用水袖遮面的。
4、拭淚:虛拭淚水。
5、拂塵: 用水袖輕輕撣拂衣服上的灰塵。
6、握手相擁:雙方把水袖互相的搭在一起。
(十)手絹功:又叫手帕功,最早源於二人轉,多為旦角運用。有四角和八角兩種手絹。
主要技法為:裡外翻花,裡外挽花,抖花、叼絹、踢絹等,即美化舞姿,烘托舞臺氣氛,又可做刻畫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內心世界。
(十一)甩髮功:生、淨、醜等角色在頭頂上扎束一綹長髮,稱甩髮。旦角在大頭右邊分出一綹長髮,稱發綹,甩髮功就是演員透過舞動甩髮或發綹表現出人物驚慌、激動、焦急的情緒。甩髮功方向有左、右、前、後和繞圓圈等。
(十二)耍素珠:素珠又叫念珠。是僧人掛在脖子上記誦佛號的佛珠。京劇演員透過耍弄素珠,以表現人物的情緒和心裡變化。
(十三)耍旗:演員要耍、舞大旗、令旗等各種旗子,以表現舞臺中人物的不同心境和情緒。有輔助場景的作用。旗分大旗、令旗、靠背旗等數種。
(十四)耍牙:耍牙用於扮演妖魔一類角色,演員在嘴角左右,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