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會越來越好。
棉花,灌溉“機械化”,未來可能越來越低的稅務,發達的商業,一些齊人政策,而且書院那邊發明了電與電池,只是不能運用,海外開墾對人口壓力的疏散……
況且也擄來許多百姓,他們生活應當還不錯,只要調一批原來的遼國百姓回去宣傳,與以前的種種宣傳政策結合起來,會更加迅速地安定與融合。
但隨後宋九又提議趙恆下了三道詔書。
第一道詔書是下給河東軍與西北軍的,可以酌情決定是否立即收回山後,但除反抗者外,一律不得格殺,更不得擾民,不得奸掠,不得燒殺。
第二道詔書是下達給北方所有鄉兵,以及參加捕拿遼軍逃兵的百姓,若擊殺了逃兵,必須攜帶相關的盔甲武器與軍牌做證明,不能僅用人頭就前來領賞。更不準殺害平民百姓冒功,犯者必斬。
第三道詔書是下給曹瑋、王德用與李繼隆,對於那支大股遼軍,能降則降,不能降才殲滅之。降者甄別處理,未殺害百姓者,務必妥善安置,賞錢等同擊殺。
三道詔書下後,大隊人馬滾滾北上,每走一步,離幽州,離醫巫閭山就近了一步……(未完待續。。)
第五百十七章 養豬
第四天傍晚,遼軍才到達鉅鹿南郊。
行軍速度不是不快,蕭撻凜這廝大約看到三軍後勤不足,糧草不足,正好沿途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寨子,下令攻打,準備洗掠這個寨子。幸好此時河北官員命令已經下到各個村寨,附近幾個小村寨百姓數量少,又沒有建設寨牆,於是一起帶著糧草與牲畜以及財富,在各個耆戶長與鄉兵帶領下,進入此寨。
寨子裡有三百多戶百姓,還有近百名鄉兵,即便普通丁壯手中也有一些粗糙的弓箭。
在鄉兵帶領下,幾百戶百姓展開了英勇的反抗。
這才為李繼隆贏來時間,派了楊瓊田敏率領著鹹平軍趕到。
蕭撻凜且戰且逃,否則他臨死了,還要禍害一千多名宋朝百姓。
耽擱了一下,拖到傍晚時分,才到了新的戰場。
楊田二人一直纏在遼軍身後,馬知節與石保吉等級人再次率兵追上。蕭撻凜準備下令再撤,李繼宣與劉用在鉅鹿縣城休息了一天,又攔頭殺了過來。
其實宋朝兵還那麼個兵,甚至又分兵高陽關,許多兵步又丟在後面,而且宋軍雖然大捷,損失也不小,若非遼軍被宋軍死死纏著,速度快不起來,恐怕背嵬軍也丟在後面了。
然而李繼隆不停地讓騎兵輪流連夜行軍,然後攔在前方出擊,於是便讓遼軍產生一個錯覺,不知道宋朝倒底有多少騎兵。
一旦產生了這個心思,還有何士氣。
一直混戰到二更時分,蕭撻凜才帶著遼軍逃到鉅鹿縣東則經城鎮。中午連一個小寨子都沒有攻下來,就不要說這個鎮了。未進鎮。而是在鎮西側一個逃空的村莊紮營休息。
這也是他必然的選擇,在鉅鹿縣西側有一個大湖泊。大陸澤,足足有後世半個太湖大小,如今冰封,但那樣的大湖,萬一沒有封實,幾萬騎兵從上面逃跑,那會很危險的。
到這時候三軍疲憊不堪,而且很慘,連耶律隆緒的龍駕也不要了。為了逃命啊。
遼國皇帝與一些重要人物,搬到房屋裡,甚至還找到幾十床棉被,先讓皇上暖和一下吧。至於普通兵士,繼續蓋草被子。
然而幾個重將坐在屋中發呆。
他們想不明白,宋朝那來那麼多的騎兵?為什麼逃跑如此困難?
為什麼敢深入,正是宋朝的騎兵少,也知道現在不少了,可相比於遼軍來說。還是很少。再加上遼軍兵力多,又是在平原作戰,即便不利,可以利用速度的優勢撤退。
這才是遼軍敢深入的底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