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以華夷之辨,作為主旨,完全就可以拿來當做對匈奴宣戰的藉口。
這樣的理由,也很高大上。
輿論界和思想界也都會很滿意。
但是,劉徹卻感覺有些不妥。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國家戰略,必須走一步看三步。
大漢帝國,不能只是破壞者,還必須是建設者。
復平城之恥,雪呂后之辱,這只是對漢室的宣傳方式。
必須還有一個針對匈奴內部部族的宣傳口徑。
畢竟,這場戰爭,假如想要儘快結束,並且不至於陷入泥潭。
那麼漢室就必須爭取匈奴內部的勢力的臣服和認可。
從古至今,一直到未來,戰爭,尤其是兩強之間的戰爭,其實就如孟子所說的那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歷史上漢室能最終壓服匈奴,並將之肢解。
最大的原因,就是拉攏了烏孫。
漢與烏孫,前後夾擊,重創了匈奴,還使得匈奴無法控制西域諸國。
最終,呼韓邪單于,不得不低下自己的頭顱,臣服漢家,而不聽話的郅支單于,哪怕跑到了蔥嶺,也照樣被陳湯割了腦袋,帶回去炫耀武勳。
所以,怎麼爭取匈奴內部的部族,尤其是那些附庸部族或者乾脆只是掛個匈奴名頭,實際上跟匈奴半毛錢也沒沒有的部族的認同和支援就成為了關鍵了。
這就要求劉徹和漢室,拿出一個類似湯的湯誓那樣的極具煽動力和誘惑力的繳文。
別人信不信不重要。
重要的是讓人看到漢室的態度。
在戰爭初期,這樣的繳文或許沒有半分作用。
但到了相持階段或者結束階段。
這卻肯定是核彈一樣威力巨大的政策。
能讓無數部族,不戰而降,能使大量部族,保持中立。
而匈奴若是失去了那些可以充當炮灰和肉盾的部族的掩護,那麼,它就像一隻沒毛的老狗一般。(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七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
正因為劉徹覺得這次的使團,十之**,大概要被匈奴人吃了。
所以,他在選擇使團成員時,儘量的摒棄了漢人。
除了正副使外。
使團的其他成員,全部都是歸義的匈奴人,或者逃來中國的烏孫人,以及投降的匈奴戰俘。
對外打著的藉口也是:俺們中國人不懂西域地理啊。
除了副使是王朝這個熟人外,正使也就是大師兄,劉徹從剩下的九人中,選擇了來自北地郡的一個名為張孺的男子。
之所以選擇他,是因為此人是外語專家。
他懂得超過四門外語。
包括,匈奴語、羌語、烏孫語以及義渠語。
他的語言才能,或許能讓這個使團的命運,發生奇蹟也說不定!
就這樣,西漢版的取經隊,或者說使團組成了。
大鴻臚將會在八月擇機將他們送出長城,並且在部分‘友人’的幫助下,穿越河套。
但過了陰山,他們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將這個算是插曲的事情搞定。
北國的秋收,就已經來了。
但,近幾年來,隨著冬小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北方的耕作方式和農業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尤其是關中,到今年為止,種植冬小麥的家庭,已經跟種植粟米的家庭不相上下了。
所以,關中也就出現了一副奇特的景象。
往往一田之隔,就是不同的場景。
這邊揮汗如雨,忙著收割,而隔壁的土地上,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