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肯定是那些剛剛加入到大唐軍隊當中的原高句麗士卒。但是,李恪並沒有這麼做,實際上在安排這些人的時候,他就已經有意識的把他們的編制打散,分散到大唐軍隊的各個小隊當中。
他的本意是防止他們聚眾鬧事或者乾脆做了逃兵。發動進攻的時候也沒有專門把他們單列出來,誰知他的這一舉動卻令這些降卒們大受感動,認為這位遼王殿下沒有歧視他們,更沒有把它們當做外人。所以在發動進攻的時候,這些個人格外的賣力,這倒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有他們做表率,大唐計程車卒們哪肯讓他們搶去了風頭,立刻也使出渾身的力氣去進攻。在這所有人都奮勇爭先的情形下,這場從上午開始的戰鬥,還不到晌午就已經攻破了敵方的大營,高句麗方面的抵抗也越加的無力。
又抵擋了片刻,高句麗的將領見到大勢已去,無奈之下只好放下武器向大唐投降。
打下鐵礦之後,該怎樣處置倒成了一道難題。這裡距離劉家集的屯兵點並不遠,只有五十里左右。但是要想把挖出來的鐵礦運到那裡卻要翻過一座山。這座山雖說並不高而且大軍也可以行軍,但是鐵礦石確是笨重之物,翻山越嶺實在是太過困難,所以這條路基本上行不通。除此之外還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借道契丹這樣一來要繞出近二百里的遠路不說,這座鐵礦原本就是契丹人先發現的,難免心中沒有什麼想法。所以這條路也行不通。另外一條路則需要進入高句麗的境內,雖說只是多走出了不到一百里就可以進入大唐境內,但是以兩國現在的態勢,也是不可能的。
思考再三,李恪只能無奈的決定先把礦場封閉,等到拿下高句麗附近的州縣以後再重新開始挖掘。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二十一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
第二十一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
五月二十五日,長安城,早朝。兵部尚書呈上一份營州的戰報。
太宗李世民聽聞是三子李恪發回的戰報,便垂眼觀看。這份戰報很簡單,大意為五月初二營州大都督遼王殿下親帥兩萬士卒出戰,於劉家集、七松嶺、梨樹溝三戰三捷,全殲高句麗大軍四萬餘人,並斬殺敵主將姜文暉,高句麗自上至下無一人逃脫。此戰我軍損失士卒一千兩百一十二人。另俘獲俘虜兩萬餘人,其中一萬六千餘人原本是前朝逃避戰亂的中原人,被俘後願為我大唐出力。另有繳獲物資尚未清理完畢,詳細戰報待回返營州大營後另行上報。最後的署名是營州大都督府折衝都尉薛仁貴
李世民看後心情大好,站起身接連說了三個“好”字,然後讓王公公把這份戰報交給朝堂之上的群臣觀看。堂上之人看完戰報之後,雖然覺得兩萬人馬全殲多過己方一倍的人馬,而且只損失一千餘人有些讓人難以置信。但是畢竟是打了一場勝仗,這個時候有誰會不開眼的這時候提出疑問,去觸動皇帝陛下的神經。所以,一時之間朝堂上下一片讚美之聲不絕於耳。
太宗心情大喜之下,宣佈所有參戰有功將士一律官升一級,至於遼王李恪已經升無可升,也就只好口同表揚一番。
十餘日後,由李靖親自起草的詳細戰報送入京城。這一份戰報詳細的記錄了整個戰鬥經過,以及繳獲的物資以及俘虜的情況。如果說第一份戰報的起草人薛仁貴,還不為大家所熟悉,其中還有可能有虛假誇張的成分在裡邊,那麼李靖這個帶兵幾十年的老將則是出了名的嚴謹,他的戰報從來不會有絲毫的虛假成分。
在相信了第一份戰報的真實性後,朝野上下一片譁然。一個不滿二十歲,而且是以文采出眾和滿腦子稀奇古怪想法的王爺,外加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將領,居然能夠以不及對方一半的人馬全殲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