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同志的指示完全正確,”政z局委員兼烏克蘭第一s記赫魯曉夫又是第一個發言擁護斯大林的,然後他又主動請纓,“總書記同志,請派我去印度吧,我和鐵木辛哥同志一定能把印度攪個天翻地覆的。”
鐵木辛哥元帥在右岸烏克蘭淪陷後被撤掉了西南方面軍司令員的職務,不過他的冷板凳沒坐多久就被任命為印度方面軍司令員了。而赫魯曉夫之前一直擔任西南戰線軍事委員,對烏克蘭戰場的情況是非常瞭解的,所以就想找個機會從烏克蘭解脫出來。
“好的!赫魯曉夫同志,我想你是最好的人選。”斯大林也正為誰能去領導印度革命的問題操心,靠一幫婆羅門革命家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經驗豐富的蘇聯革命家指導。而目前蘇聯布林什維克黨駐印度總顧問謝洛夫在黨內的地位太低,不可能讓他領銜,更不可能讓他去當方面軍軍事委員。
然後斯大林又交待道:“印度有印度的國情,不能照搬俄國革命的經驗。而且印度革命目前的重心不是階級革命,而是民族革命。在這個問題上,中國革命的成功是可以借鑑的。在印度,我們有必要團結聖雄甘地這樣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和他們一起去推翻英德殖民者的反動統治。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印度布林什維克黨,並且扶植印度布林什維克黨中的工人和農民革命家,使之逐步進化到一個真正的布林什維克黨。”(未完待續。)
第848章 方案
赫魯曉夫接下了領導印度革命的差事,要去和一幫連擦屁股都要人伺候的婆羅門革命家一起解放印度的各種賤人了,雖然是很扎手的任務,但總比半個烏克蘭的老大和西南戰線軍事委員的苦差事要好。所以離開克里姆林宮的時候心情不錯,可以說是滿面春風。
而巴甫洛夫和沙拉什尼科夫卻沒有這樣的好心情,斯大林和政z局否定了他們在中央戰場和西南戰場的部署,實際上也就推翻國防人民委員部和總參謀部對1943作戰的整體佈局——這個佈局的總體思路是北路進攻,中、南兩路大縱深防禦,同時預留強大的預備隊叢集由最高統帥部掌握。雖然比較保守,但卻是非常穩妥的方案。
在巴甫洛夫和沙拉什尼波夫兩人反覆進行的兵棋推演中,最壞的情況無非就是列寧格勒解圍成功+德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佔領哈爾科夫州和斯大林諾州,同時在中路迫近莫斯科。
這樣的結局雖然會讓整個蘇聯都非常難受,但是卻沒有覆亡的危機,戰局將會在中路和南路的拉鋸戰中進入1944年。而且德國也沒有可能在1944年同時攻佔加強了防禦的列寧格勒和莫斯科。
也就是說,蘇聯無論如何都能堅持到日本被美國擊敗之後。到時候蘇聯可就立於不敗了!
然而斯大林同志對於這個穩妥但是非常保守的方案很不滿意。
“巴甫洛夫同志,沙拉什尼科夫同志,你們這是怎麼啦?今天的會議……”
當巴甫洛夫和沙拉什尼科夫一起抵達國防人民委員部大樓時,在巴甫洛夫的辦公室外,他們見到了風塵僕僕從列寧格勒圍城趕來的朱可夫元帥。
朱可夫是在“第一次列寧格勒保衛戰”勝利後,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同時晉升元帥的——所謂的“第一次列寧格勒保衛戰”實際上就是“第一次列寧格勒解圍戰”。
這一戰的結果是“圍未解,城未陷”,以解圍論當然是戰敗,不過以守城論當然是勝利。
所以守城有功的朱可夫就當上了元帥,還在幾天前得到了回莫斯科報到的命令。
“朱可夫同志,這麼快就到了,看來是一路順風吧?”巴甫洛夫和朱可夫擁抱一下,然後擠出了幾分笑容。
朱可夫苦苦一笑,說:“飛機是天沒亮就起飛的,德國佬的福克飛機都在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