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的漢家兒郎死在白山黑水間,高麗人甚至以漢家將士的屍體或者割下的頭顱,疊成京觀,李世民嚴令安東的官員,將所有安東境內大小的京觀都毀了,將遺骸厚葬。
李世民的一系列舉動,讓王易非常的感動與滿意,他在這一刻才明白,原來在大軍抵達平壤,李世民宣佈除高麗國,設立安東大都護府時候,他心裡總感覺還有一點遺憾,一點未了的心願未完成,現在想想,就是這些事了,祭奠戰死的漢家兒郎的事。
來平壤的途中,因為力求速度,沒有去想過這事,回京途中,在薩水邊感慨時候,終於想到,向李世民提議,馬上得到了認可,他這也可以算是替為國捐軀的漢家將士做一點該做的事了!
原本御駕只准備在薩水邊停留兩天,因為王易所提議的事,停留的也延長了,直到十天後,御駕才從薩水邊啟程,繼續北行。
從平壤出發一個半月後,御駕大軍再次抵達遼州。
成為遼東最大城市的遼州如今已經完全沒了戰爭的景象,秩序井然,認同大唐統治的百姓將留在這裡,與其他一些準備遷移到這裡來的漢人雜居,一些不安份的人,已經被先一部遷移往內地,他們將和戰爭中的俘虜一道,打散安置在大唐的內地。所有人都,在安東這片土地上,不只遼州一地,其他諸城也將會慢慢平靜,最後終歸和內地的州縣一樣,出現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景。
接到李世民命令的李世勣,已經令手下的幾員將領率一部人馬押著俘虜和內遷的原高麗百姓往幽州方向行進了,李世勣率一部人馬在遼州迎接李世民的御駕。
抵達遼州之時,已經是九月底,遼東進入了冬季,天氣變得寒冷了。
因事先做了準備,在足夠數量的冬衣運到遼東來,大部的將士都能換上禦寒的冬衣。
此次征戰中,繳獲的糧食數量頗巨,以大概的估計,即使內地不往安東境內運糧,只以存糧就可以供駐守的大軍吃上兩年還要多,再加上駐軍將在安東進行軍事屯田,至少幾年內糧食問題不要擔憂,因此在往遼東運送的物資中,糧食的數量並不多,大多是武器、衣被等其他軍需物資。
在王易任兵部shì郎的幾年內,大唐軍隊一整套比較完善的後勤供應已經建立起來,在這次戰時候也充分發揮了作用,接下來也將為大唐穩固佔領安東,及以後的征戰,繼續發揮作用。
御駕大軍在遼州停留了三天,繼續往西行進,踏上歸程的路。
這次出征高麗的十四萬軍隊,除八萬人左右班師回朝後,剩餘在六萬左右人馬都留在安東大都護府內,這也是大唐在新置領地上留駐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
除了六萬唐軍將士,還有數量不少的被改編的原高麗軍隊,被打散安置在留駐的大軍內,若以實際論,安東這片土地上,被稱作“軍隊”的人馬數量超過了十萬。
有十多萬人馬駐守在安東,還有蘇定方這位有頭腦的將領在,李世民可是放心歸去的。
經平州、營州、幽州、定州,在從遼州出發近一個月後,班師的大軍抵達幷州。
在這個李唐的發家地,大軍再次停留數日。
李世民率群臣在幷州舉行了一些列祭祀的活動,將大捷的訊息告慰先祖。
已經是嚴冬時節,從幷州出發後的第三天,寒『cháo』來襲,天降大雪,大軍冒雪繼續前行。
所幸後勤供應充足,所備的禦寒衣服足夠,因凍餓而死的軍士基本沒有出現。
十二月初五,大軍終於冒雪抵達離長安城約四百餘里的蒲州,在這裡大軍再次停留。
太子李治率領留守長安的房玄齡等百官,到此迎接李世民所領的凱旋大軍。
又是諸多的儀式,大軍停留了三天後,冒著嚴寒繼續西行,終於在十二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