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國聯軍早晚在戰爭結束後會自然消散,但這個伏爾加聯邦,此刻看是最有機會在獲取戰爭的收益,並在戰爭結束後屹立不倒,成為更名為俄羅斯聯邦的最有潛力的候選勢力,沒有之一。
至於協約國會不會在和德奧同盟國的pk中再次敗下陣來,鄧尼金有他自己的判斷,戰爭的結果無論如何,美國一定是最大的贏家,德奧沒有這個實力征服世界,最不濟,自己到時候憑著在協約國作戰的這段香火情分,流亡寓居到美國去好了!
鄧尼金甚至知道,現在如日中天的亞洲無冕之王,這個協約國聯軍東線總司令中國王,事實上就是美國在亞洲的代言人,和美國政府一級朝野上下有千絲萬縷的密切關係,這個中國王的主要產業,甚至都不一定在中國,而是依然在美國!
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了信心,在他看來,這片土地中國人。日本人、英國人、法國人早晚都還得離開,只有土生土長的俄國人才能紮根生存下去,現在他選擇加入伏爾加聯邦,今後這個伏爾加聯邦可能就搖身一變成新的大俄羅斯的繼承者。
當然,北高加索的局勢從來都是複雜多變的,因此基於各方面的考慮,鄧尼金希望到了7月底,等他把一切事情都弄停當了,再正式宣佈舉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共和國加入伏爾加聯邦。
但是,事實證明這是鄧尼金的一廂情願,協約國聯軍南方面軍司令吳佩孚可沒那個心思繼續看著他在南邊折騰,而王庚也希望鄧尼金能早日到薩馬拉上任當那個聯邦副總理兼軍事部長去,言下之意就是協約國聯軍和伏爾加聯邦給的價碼已經不小了,你鄧尼金除了義無反顧的加入聯邦,沒有第二次騎牆的選擇。
事實上,雖然鄧尼金獲得了三個集團軍的編制,但經歷了三次察裡津戰役失敗後被嚴重削弱的頓河和北高加索白衛軍,滿打滿算也就能湊出五個師的兵力,其中兩個步兵師,三個哥薩克騎兵師,其餘的部隊都是空架子,等整編招募和武裝起來不知道得猴年馬月。
對於鄧尼金部下的將領們來說,倒是原來頓河的將領更著急一點,一方面他們的部隊力量小,兵力弱,武器各方面都不足,糧餉俱缺,因此希望早一日掛上伏爾加聯邦的招牌,不但有嶄新的軍裝替換,至少武器也能撈著換裝的機會。
在得知伏爾加聯邦為了向高爾察克主動放棄察裡津以南的土地,伏爾加聯邦居然向喀山方面提供90門大炮和600挺馬克沁重機槍以及大量的炮彈子彈之後,鄧尼金的部下將領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催促著自家的老大趕緊先把招牌換上去再說!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下)執法之神
1918年7月25日,在切博克薩雷休整了一天的高爾察克得到了一個好訊息,那就是烏法方面運來了伏爾加聯邦答應他的10個炮兵連的俄式火炮,以及300挺馬克沁重機槍,炮彈和子彈也如數撥給。
壞訊息則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南邊的頓河及北高加索在經歷了宣佈獨立、克拉斯諾夫下野、鄧尼金接任的鬧劇之後,於1918年7月25日早8:00,正式宣佈加入了伏爾加聯邦,成為伏爾加聯邦麾下的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共和國。
與此同時,鄧尼金也正式當上了伏爾加聯邦內給副總理和軍事部長,當然,考慮到吳佩孚的南方面軍發起南方戰役迫在眉睫,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王庚大手一揮,把鄧尼金的頓河、庫班和卡爾梅克及阿斯特拉罕這三個集團軍悉數劃入了協約國南方面軍的作戰序列,而新鮮出爐的伏爾加聯邦內閣副總理在兼任軍事部長之外,倒撈了個實職:協約國聯軍南方面軍的參謀長!
1918年7月25日,穿著嶄新的伏爾加聯邦軍服的南方面軍部隊雄糾糾氣昂昂的進入了察裡津以南的頓河、卡爾梅克、庫班河阿斯特拉斯罕這片領土,伏爾加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