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軍,沿途遇到的任何村子、莊子,四周都用糯米漿伴著三合土築夯成土圍牆,圍著莊子還挖有深壕,出入用吊橋,四角還建有箭樓,村寨中的青壯按照班次輪值守衛。
有的莊子圍牆還用磚石砌成,外面用重金購來的燒灰抹成,一些大姓、大宗族,更是數十座村寨連綿成片,深牆大寨,彷彿軍堡,彼此之間用號角、旗幟互相溝通,儼然便是一座座小型的du ;li王國。
自從廣東亂起,各處村寨便都築起了圍子。
沿著官道,綿延數百里,星羅棋佈的大小圍子、寨子,在南中軍的軍報中被稱為圍寨區。對外打著聯莊自保的旗號,看起來是民,其實也不時兼當匪賊的做派,在區域內,派捐派稅,對於過往的商旅百姓,或是收取稅費,或是攔路打劫,便是廣東的官軍,也時有路過圍寨區時被繳械的傳聞。不論這些大村或是大寨,無不是圍深濠,布密箐,高築羊馬牆。有些寨牆之深厚,一點都不會差於當地縣城州城,一些富庶些的寨子,城頭上還設有炮臺,擺設著大佛郎機和六磅炮之類的火炮。
崇禎十年十一月,嶺南已經是初冬的季節,偶爾有在路上行走的人,也是都身披棉衣。
沿著官道向前行去,兩旁的山坡上平地間,偶爾還可以看到有農人在田地裡收拾著稻草捆,晚稻收割之後,一個個稻草捆被丟在放幹了水的田地裡。遠遠望去,彷彿是一行行士兵一樣。
在廣東、福建,這些田地,大多數是族田,也就是所謂的“死地主”—祠堂所有。據陳翰笙等人**23年的調查,珠江三角洲番禺等縣的族田佔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番禺50%,順德60%,中山50%,新會60,南海40,東莞20,鶴山40,寶安30,惠陽50,博羅40,高要40,開平40,恩平40,台山50,四會30%。'38'。沙田區的族田高達80%'39'。鄭振滿也說,廣東族田的數量特別多,其佔總田產的比例相當大,有的地區平均為30—40%左右,多的佔到50—**%'40'。秦暉則寫道:“20世紀初,宗族公田佔廣州府屬各縣全部地產的比重達50…80%,非族田類的公田(學田、廟田、會田)又佔1…5%。
在田地裡收拾著一年最後收成的農人,被一陣喧囂的聲響驚動,抬頭望去,官道上,一隊望不見頭尾的行軍隊伍,沿著從豐順通往五華的官道行來。車輪帶起的煙塵沖天蔽ri,大地在整齊的步伐中抖動,大隊人馬行軍帶來的沖天氣勢,彷彿前面便是大山江河都無法阻攔他們行軍。隊伍中不時響起隊官和哨官們用於調整佇列的哨聲,以及偶爾拉動輜重車輛的騾馬嘶鳴之聲。
佇列中,一甲一甲計程車兵們,身披胸甲,頭上頂著八瓣帽兒鐵尖盔,甲冑下面是厚實的棉衣,肩上扛著火銃,腰間懸著銃刺。
寒風中,旗手手中的大旗被舒展開來。
這是南中軍的區大鵬旅前往五華縣征剿盤踞在那一帶的“桃園大社”聯莊會的行軍隊伍。“唱個歌來!”
“清清的河水,綠綠的稻田,這是我的家,我的田園。。。。。”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
“兄弟們計程車氣不錯!”
jing備六旅的旅長區大鵬,便是當初那個在大會上叫囂不願意做jing備旅的傢伙,守漢見他能打能衝,鑑於兵力一時不敷使用,手中可以用來野戰機動的兵力太少,便將他從南中調動到廣東來。
“告訴兄弟們,打完了桃園大社這股不服從將軍軍令的傢伙,咱們就可以丟掉jing備旅的帽子,換成混成旅!”
桃園大社,是盤踞在五華等七八個縣的一股聯莊會武裝。雖然是聯莊,但是也有很強烈的宗族sè彩,應該說是建立在宗族基礎上的聯莊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