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這些老胡同,就像是鐘鼓樓的翅膀,雖然它們再也飛不起來了,卻陪著兩座老樓默默的承載著歷史的變遷。
這是一種看得到的由時間緩緩堆積而出的力量。
這種力量同樣也出現在了黃國侖的這首《鐘鼓樓》裡。
這首歌不光有街頭巷尾市井生活的白描,還有引人發醒的問話。
時代的變化,讓人們感到新鮮,也為人們帶來了傷痛。
藉著鐘鼓樓的形象,黃國侖將這種震痛巧妙的揭示出來了:
“鐘鼓樓吸著那塵煙/任你們畫著他的臉”
“你的聲音我聽不見/現在太吵太亂”
“你已經看了這麼長的時間/你怎麼還不發言”
“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
每每聽到這段振聾發聵的吶喊,白瑤都會有種少年老成的傷感。
在這歌聲中,叛逆的她彷彿走入了鐘鼓樓的煙塵,穿越曾經熟悉但如今有些怪異的街道與人群,發現曾是家的地方卻已蕩然無存。
在喧囂與毀滅之後,在廢墟與煙塵之中,這歌聲,帶給了她強烈的安慰人心的力量,是如此的美好,以至於讓白瑤覺得黃國侖將鐘鼓樓給唱活了一樣,深深的印在了她的心田裡。
黃國侖最後又唱回開頭,就好像在廢墟中,為人們重新搭建裡一片懷舊的老胡同:
“我的家就在二環路的裡面”
“我的家就在鐘鼓樓的這邊”
“我的家就在這個大院的裡邊”
“我的家/我的家”
“我的家就在這個地球的上邊……”
……
歌聲滄桑而輕柔,帶著治癒人心和引人思考的力量,敲打在了每個人的心間。
每每唱過這首歌之後,黃國侖自己都會有一種失落的感覺。
在歷史的車輪無情的碾壓下,他兒時的回憶場景再也不能重溫和重演了。
故鄉再也不像故鄉了。
家也再也不像家了。
留下的只是滿目瘡痍的世界和遍體鱗傷的自己。
唯願音樂,能在這一刻為所有人撫去心頭的傷痛。
讓美好的念想,在這一首掃去塵埃的城市民謠裡,永世長存。
胡雪芳聽完這首《鐘鼓樓》,感動的鼻子都要酸了。
沈雨萌說她之前給黃國侖錄的影片,音效不及現場聽的十分之一。
眼下真的在咖啡廳裡聽了黃國侖的演唱,胡雪芳卻要生氣的說,那些影片不及黃老師現場音樂的百分之一才對!
可能是這首歌將胡雪芳心裡的懷舊情懷給撩爛了,讓她感動不已。
但在聽過這首歌后,胡雪芳真心覺得,黃國侖是個比沈雨萌描述的更加才高八斗的音樂大才!
黃國侖的這段現場彈唱,是她近幾年聽過的最讓她感動也是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現場演唱。
這首《鐘鼓樓》,更是她近十幾年來聽過的民謠作品裡最讓她感動的作品。
說是神作都不為過!
只聽這一首歌,胡雪芳就能深刻的體會到沈雨萌當初的震撼。
這位才高八斗的音樂老師,要比他們節目改版後請過的那些所謂的大牌明星的音樂素養高了一百零八層樓左右。他真的是個大師級的民間音樂人啊!
就像沈雨萌所說,假以時日,這位黃大師必定在華語樂壇綻放出開宗立派級的耀人光彩!
他們節目要真能請這位大師級的民間音樂人做嘉賓,聊聊音樂,談談人生,或許真的能留名歷史也說不定呢!
這一首歌之後,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