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雜侍御史蘇安在審案期間被疑兇毒殺,這種多年未聞的奇聞在官場廣泛傳播,一時間整個京城官場人人自危,防投毒成了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不能或缺的日常必須。懂得識別毒藥的大夫也跟著水漲船高,狠賺了一筆。
同在御史臺為官,蘇知雜又慘遭不幸,壯年下世,王令和李燭義不容辭,約定好了一起去蘇家幫忙。
話說蘇大人這輩子真不易呀,早年喪父,是母親含辛茹苦的把他養大的,經過十多載寒窗苦讀,終於能夠走仕途了,老母去世,輾轉州府多年好容易被皇帝選中當了監察御史,又中年喪子,獨女榜下捉婿嫁給了本科的榜眼,還沒有過半年呢,他就遭此橫禍。真真應了那一句話,人能弘道無如命何。
李燭和王令趕到蘇宅,發現悽悽涼涼的,就姑爺顧春霖在張羅,賓客也稀稀拉拉的不成行。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官員若無子嗣,身後之事,就不用看了。任憑逝者生前多麼威風凜凜,一旦駕鶴西去,若無兒子主持大局,那些昔日的同僚、下屬,鮮有真心相待者。
國人是最注重死亡的,娶媳婦出殯被稱為紅白喜事,紅喜事簡單辦理,頂多被議論一下低調,白喜事沒人上前,會被恥笑沒有人緣的。因為聽說蘇家喪事缺人手,雪松也過來幫忙了,到底和他們家姑爺是同年。
顧春霖雖然是本科榜眼,可也是外省人士在京都並沒有根基,就是被皇帝欽點進了翰林院做編修也就一百多天,雖處清要之位,確實無權無財。
李燭王令雪松既幫錢場又幫人場,真真說的上是雪中送炭了。
這大喪辦理起來,也是有諸多瑣碎事宜的,首先是報喪。需及時將蘇大人去世之訊息告知其親屬、同僚及友人,並安排人前往其祖籍報喪,以便親屬前來奔喪。
其次是備棺入殮,採買棺材,挑選吉日吉時,將蘇大人的遺體妥善安置於棺材之中,這就是入殮。入殮之時,需遵循一定之禮儀,如淨身、更衣等。顧春林是個文弱書生,不敢動手,全都是雪松以同科的身份衝在第一線。
其三是設靈堂。就在蘇宅大廳設立的靈堂,供奉上蘇大人牌位,並擺放香燭、紙錢等物,以供親友祭奠。靈堂整潔肅穆,也是這幾位負責。
其四是安排喪禮,協助安排喪禮的各項事宜,如確定喪期、邀請賓客、安排祭奠儀式等。喪禮期間,需遵循一定之禮儀規範,如孝服就有很多講究,依據與逝者血緣關係之親疏,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等。斬衰最重,用粗麻布製成,邊緣不縫,以表哀痛之至。齊衰次之,亦用粗麻布,但邊緣縫齊。大功、小功再輕,皆用熟麻布,唯粗細有別。緦麻最輕,用細熟麻布製成。
最後就是安葬。待喪禮結束後,需挑選吉日吉時,將官員遺體安葬於墓地之中。安葬之時,如何破土、如何下葬、如何立碑也是有諸多講究的,總之是累人的很。
因為李燭王令雪松的加入,參加夏相中毒案件審理工作的其他人事,也或者親自送禮奠儀,或者派遣親自代替,總之一句話,蘇大人最後走的還不失體面。
喪事完畢後,顧春霖請幫忙的人過來吃飯,楊都指揮使帶著兒子楊察一起參加了。
楊察也是本科進士,名列第四,稱呼為傳臚,也和顧春霖一樣被皇帝欽點進了翰林院當編修。
楊察一身少將軍的氣派,有他在場更顯的顧春霖矮矬窮了,他和雪松見過面,可是沒有深交過,能夠同桌喝酒倒是第一次。
顧春霖王令李燭三個人輪流敬楊義,剩下的這兩個小哥倆也插不上話,只能兩人互敬了。
楊察對雪松說“王兄,我和崔宏崔護是一起撒尿和泥長大的,咱真的不是外人,不用這麼客氣的,咬文嚼字的說話,我真是膩歪了。”
雪松被他說樂,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