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曲又翻開了陳年老帳:香港《文匯報》駐瀋陽記者站記者曲頡,非常喜歡劉元舉的作品,認為劉的作品有生命質量、有真情實感,他把《生命》讀了一遍又一遍,熟得不能再熟。巧的是,他也看到了張建偉的《翅膀》,為《翅膀》與《生命》如此的相似感到震驚。曲頡的提醒喚起了劉元舉的記憶,2000年11月底,柴達木的朋友寄來的一本《翅膀》,讓劉元舉受到更大的傷害……
張建偉作為《中國青年報》的編委,被賀雄飛稱為&ldo;中國第一記者&rdo;,而且還是範長江新聞獎和首屆魯迅文學獎雙獎獲得者,是小輩記者崇拜的偶像。記者在接到劉元舉的舉報時,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事關重大,出於對張建偉負責的態度,記者於1月3日跑了多家書店,買著了張建偉的《翅膀》,並透過朋友找到了劉元舉的《生命》。在劉元舉提供的證據的基礎上,進行了核實。
&ldo;合理引用&rdo;還是&ldo;抄襲、剽竊&rdo;(4)
核實的結果只能用觸目驚心來表示。在《翅膀》一書中,不僅幾乎完全與《生命》雷同的地方有60多處,而且《生命》中大量有價值的精華文字被掰成碎片,點綴《翅膀》。現將幾乎完全雷同的部分試舉幾例:
1雷同的詩意感受
《翅膀》7頁:&ldo;他的心情黯淡了。他從接待站的窗戶望出去,發現這個叫柳園的地方既沒有花園,也沒有柳樹。遠遠的,開闊無邊的戈壁灘上,只有一簇簇低矮得好像受盡了委屈、受盡了折磨、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得以舒展的植物,像一攤攤的牛糞。&rdo;
《生命》126頁:&ldo;沉澱著太多的憂鬱的地層越是開闊就越是黯淡,越讓人緘默。那種叫做植物的東西低矮得一片沉默,它們好像受盡了委屈,受盡了折磨,永遠也不會有機會得以舒展。在過路人的眼裡,它們就像一攤攤牛糞。&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