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刻起,戚家軍就告訴了世人何謂治軍。
治軍,只在一個嚴字。
一條條的軍規,透出的只有一個殺字。
若你是銃手,在戰鬥中開銃早了,軍令無情,斬首。若甲長和隊友發現不告發的,一起殺;若你是保護銃手計程車兵,銃手陣亡,你就會被斬首償命!凡是臨陣退縮,允許甲長割兵耳,隊長割甲長耳,哨官哨長割隊長耳,把總割哨官哨長耳。收兵回營,查無耳者,斬;一人退卻則一人被斬首,全隊退卻則隊長被斬首,隊長陣亡而全隊退卻則全隊被斬首;埋伏作戰,遇賊不起及起早者,隊長斬,各兵捆打。不服上官,令不行,禁不止,殺平民冒功、奸。淫婦女者皆斬。
戚家軍的軍紀近乎殘酷,甚至於行軍途中尿急離隊小便者也要割耳;喧譁說話者,捆打四十;訓練還有考核,凡是成績在中下的,捆打;凡兵逃走,同隊之人各捆打。平時軍中除了統一唱軍歌,沒有任何娛樂,不許拉家常煽動鄉愁,更不許說家鄉話,不得唱家鄉歌,飲酒賭錢者一經發現立即斬首。。。。。
一條條透著殺字的軍規讓新兵們臉色都有些發白,更是凜然。
或許,戚家軍的很多軍紀和太平軍的軍紀並不衝突,但是於世忠還是堅持將當年戚大帥制定的軍規一條條的告訴士兵們,讓他們牢牢記住。
一條條的軍規誦讀後,照例,教唱戚家軍軍歌,戚大帥親手所作的軍歌。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
新兵入營規結束後,新兵在各自隊正的帶領下入營,於世忠卻沒有離開,而是依舊一動不動的站在大旗下。
他的臉上有愁色,他似在等待什麼。他的內心很焦慮,也很不安,但他卻不能將這不安表現出來,因為部下們在看著他。
數騎自北方賓士而來,馬上騎士翻身下馬將一封急令遞到了旅校手中。
於世忠看過之後,臉上不再是愁色,而是怒色。
“父親,指揮大人怎麼說?”
於世忠沒有回答兒子,而是將那軍令猛的一把撕碎,毅然決然的對諸將下令:“全旅即刻南下!”
諸將聞令,沒有任何質疑,也沒有任何猶豫,紛紛領命遵行。
“父親,指揮大人是不是不讓我們南下?”
知子莫如父,知父莫如子。於佑明知道父親為什麼發怒,他猜到了軍令上說的是什麼。
“違抗軍令是死罪,事後,我會向大帥請罪!但這一次,我們不能再跑了。”
於世忠的回答很決絕。
於佑明沒有說話,但他以行動表達了對父親的支援。他沉默的拿著他的長槍去了他該去的地方,那裡有他的戰友們。
丙旅從柳村開出,不再如先前一般往北,而是朝南。
十幾裡外,接到丙旅南下的急報後,第五鎮鎮將趙自強愣在了那裡。
。。。。。。
夏大保是貴州土人,孫可望率大西軍出滇抗清奪取貴州時,他這個土人被明軍拉了夫子,後來因為其射術不錯被提為了正兵。孫可望降清後,夏大保跟著的那個參將大人受舊主感召,毅然開啟了自己所守的寨門,剃髮降了大清。從此,夏大保成為了大清兵。
夏大保的箭射得很準,做為弓箭手,他不需要和披雙甲的敢死之士一樣衝在最前頭,他只在後頭,用他的箭射殺那些頑抗的明軍。
夏大保一邊張弓,一邊從背後的箭筒中抽出一枝箭,瞄準一員好像是明軍千總官模樣的將領,習慣性的眯了隻眼,然後五指脫弦,羽箭瞬間射向那明軍千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