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更緊密的聯絡起來,再透過武漢發達的水路運輸網,將兩地的商品經濟流通速度大大提高;有力的推動了長江流域和華北地區的共同發展,鐵路被滿清政府贖回之後不久民國成立,軍閥混戰這些年,依舊沒怎麼影響到該鐵路的執行,而當湖北成為自治區的一部分後,該鐵路的命運已經走到了一個重要的關口上來。
“一條鐵路的貫通對於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是相當重要的。1906年也就是京漢鐵路通車之前,河南的漯河只是一個有幾戶手工作坊和一些商業店鋪的小寨子,鐵路通車以後,它就變成了一個交通樞紐,真可謂是火車拉出來的城市。”
“是啊,這一路上印象最深的就是漯河了!曾經的一個小寨子,如今已經是四萬餘人的一座小城市,南來北往的客商讓當地的工商業發展得很是不錯。位於京漢鐵路沿線的漯河成了豫東平原的貨物、農產品和牲畜的集散地,從兩湖地區直上北京除了走水路和官道,這坐火車無疑是商賈們的最佳選擇,漯河能有今日,平漢鐵路是功不可沒!”
人民自治政府交通運輸管理部下屬的鐵道建設局,組織人員秘密勘探了尚在運營之中的平漢鐵路,自治區佔據湖北之後並沒有成為鐵路運營的障礙,反而積極準備對平漢鐵路的利用,但該鐵路途經河南、直隸、北京等自治區未控制地區,而且北京方向的直奉大戰正打得火熱。
自治區有對平漢鐵路進行全面勘測準備進行改造的計劃,但沒有那個時機向吳佩孚等人提出,所以建設局只能組織人員便宜行事,對平漢鐵路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勘測,如今工程技術人員們已經回到了武漢,正在省委的會議室裡等候省長宋陽平和有關交通方面的部門領導,他們的考察結果需要彙報一下。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京漢鐵路不是走的直線,經過開封和周口後直抵北京不是挺好嗎?而且這兩個地區可都是很重要的城市,工商業發達、人口密集…”宋陽平提出了一個考察隊員們曾經的問題,不過隨著考察的而結束這一切的因果都明晰了。
周口是河南四大名鎮之一,是豫東最大的商品、貨物貿易集散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滿清時期,周口還是聞名全國的軍事重鎮。曾國藩上書建議過清廷,指出江蘇徐州、山東濟寧、安徽臨淮、河南周口,這四處駐兵的重要性,特別是周口,它是豫東和京師的門戶
從明代中期以來,周口就是一個水旱碼頭。從漢口到周口,從周口到開封,更是一條通往北京的老官道,而且從開封出發至安陽後抵達北京,也是一條最佳、最直的線路,但京漢鐵路就是沒有透過這裡。取代周口的漯河,在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小土寨,土名兒叫做漯河灣,經濟實力弱人口不過幾千人,完全沒有修築一條鐵路的價值,之於為什麼會棄周口而擇漯河,袁世凱是個關鍵人物。
1901年,前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他接任直隸總督之時,也是京漢鐵路全線復工的時候。盛宣懷雖是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但在京漢鐵路的修建過程中,為了協調行政管理,前清政府規定京漢鐵路的北段由袁世凱監修,南段則由湖廣總督張之洞監修。大權在握的袁世凱,如果想讓京漢線走周口的話,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為什麼袁世凱不主張鐵路從家門口過呢?袁世凱有自己的想法。加上袁世凱還是權勢顯赫的1總督兼北洋大臣,如果袁世凱對鐵路的修建方案提出修改意見,盛宣懷只能遵從。
在袁世凱看來,盧溝橋到保定鐵路沿線修建了不少天主教堂,這一段是義和團運動最激烈的地區。義和團在抗擊外國侵略者的同時,焚燒教堂、拆毀鐵路。這給鎮壓義和團的袁世凱留下鐵路沿線不安全的印象。而且他認為,鐵路從周口經過,離他的老家項城太近,打起仗來易遭兵匪之患,百里之內不得安寧。
所以為了家鄉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