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周芳和楊青松的安排讓葉梓和澹臺文慧的設計失去了效果,如果在激越澎湃的《同唱這首歌》之後不作調整,顯然那首熱鬧歡快的歌曲就會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這首歌曲的演唱效果會被《同唱這首歌》帶來的氣勢抵消很多,那就是大大的浪費。而且在《同唱這首歌》掀起了演唱會第一波浪潮之後,按照節目安排的正確思路也應該讓節目的程序稍微和緩一點下來,不能繼續往更高的方向去推。
這是舉辦演唱會、晚會、演出等等必然要考慮到的節奏問題,一起一伏一上一下之間的輕重緩急都要考慮周全,這才能將一場兩個半小時演唱會的現場氣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考慮,葉梓專輯當中有兩首比較“淡”的歌曲都能選用,但是考慮到那一首《同樣的雨夜》風格極淡,跟前面那首《同唱這首歌》之間的對比反差拉開得太過於明顯,兩首歌曲之間的順延連線會給人一種不太自然的感覺。相反,如果用這首悠閒的歌曲來接,歌曲的味道雖然也是淡淡的,但還沒有到《同樣的雨夜》那樣的境地,而且歌曲本身的特點和氣質非常突出,這樣一來就不會造成過大的反差。試想一下,在盡情的高歌之後放鬆下來悠然自得一下,這樣的順延連線效果是不是就會比較自然呢?
一試之後,葉梓和澹臺文慧立刻定下了這樣的曲目安排。
……
葉梓用平時走路的速度,不快不慢的順著舞臺四處“閒逛”,偶爾在節奏的變化中他還會轉個圈子,或者學著《雨中曲》跳上一兩下輕快的舞步。與此同時,歌聲仍然一刻不停的繼續著。
也不管是東是西
也不管是對是錯
就這樣漫無目的獨自遊蕩
演唱到了這裡,鋼琴的伴奏音型終於發生了變化。切分音型被雙手柱式和絃代替,每一記和絃全都落在每一小節第一拍的重音上,而隨著歌聲反覆演唱了這一段,鋼琴和貝斯、爵士鼓在最後一句一起同時翻倍了自己的演奏,從原先的一個小節演奏一下,變成了現在每一拍都演奏一下,伴奏立刻變得密集了起來。
葉梓的演唱也隨之走到了副歌部分,他的聲音也變得稍微立了一點起來,聽上去就像是一聲聲的感嘆。
噢,也許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無奈卻難以打發
噢,也許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無聊的時光
噢,也許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彷徨
就像我今天
走在這傍晚微雨的江南路上
葉梓第一段演唱還未停止,繆俊凱就已經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接著葉梓演唱的尾音,同樣帶著切分節奏的悠揚旋律從他的手裡傳遍了體育館的每一個角落。
小提琴,這是唐奴在編曲的時候為這首非常具有小資情調的歌曲專門配上的一抹亮色。(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一章 即興變化演唱
間奏很短,只有四個小節。
小提琴簡單的一小段串聯過渡之後,葉梓從第二段主歌歌詞開始第二遍的演唱。不過從這個時候開始,小提琴就“糾纏”上了葉梓。
葉梓一句歌詞剛剛唱完,小提琴便在第一句歌詞與第二句歌詞中間的空隙處亮出了自己清麗柔美的“歌喉”,就好像在跟葉梓的歌聲互相應和、互相問答一樣。
一個人走在霓虹閃爍的江南路上——葉梓唱道。
哎呀,好好玩哦,好漂亮哦——小提琴興奮的拍手。
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葉梓再唱。
嗯嗯,有時候我也是這樣的——小提琴嘟著嘴巴頻頻點頭。
路人也許當我是一個下班回家的人——葉梓瞥了一眼小提琴。
走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