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的棺材中,在酸性物質的作用下,使腐敗變慢或停止,而面板變得密實、暗褐色,呈鞣革樣,肌肉及內臟蛋白質逐漸溶解,骨質中的礦物鹽類被溶解而變軟,屍體體積縮小,容易切開和彎曲。這種屍體稱為泥炭鞣屍,又稱軟屍。
我帶回來的那具屍體顯然是學術上所指的乾屍,也就是木乃伊,無論從它的收縮程度以及屍表狀況來講都是如此。但它同時卻具備軟屍的條件,比如肢體容易彎曲,面板呈橘皮化但頗為密實,甚至有些部位呈鞣革樣,那是屍體密閉於酸性土壤類條件下才可能發生的變化。
其次,這具木乃伊是他入這行以來第一次看到的,沒有將內臟分離出屍體的木乃伊。
眾所周知為了屍體的處理,也為了一定的宗教意義,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的時候是將屍體腦髓,臟器等一系列易腐化的東西從屍體裡提取出來,另行安置的。沒有經過這種手術處理的木乃伊幾乎沒有,因為一來屍體會難以儲存,二來嚴重違背了古埃及人透過這種行為來祈求轉生的宗教習俗。
但只能說是幾乎,並不是絕對。
如果對古埃及歷史有更深,或者說更偏門一些的研究,就會知道,在大約公元前1587~1577年,也就是十七王朝的某一段時期,曾經有過一次宗教改革。改革期間整個王朝所侍奉的主神不是傳統的拉神,而是安努,也就是死神阿努比斯。
那個時候製作木乃伊是不將內臟器官移出體外的,為了保持屍體的完整性。那些祭司們認為,只有這樣完成的木乃伊,才可以在幽冥河裡得到永生。
注意,是永生,而不是再生。這是又一點同傳統教義所相違背的地方。
但這種改革只持續了不長的時間,因為很難得人心,對於長時間侍奉太陽神的那些神官和民眾來說,代表黑暗的安努神是永遠無法代替高高在上的太陽的,也就是說無論當時的執政者多麼努力地推行新的宗教法則,最終它在人民的心目裡是非主流的,最終在幾次的政變裡,宗教重新迴歸了原來的傳統,包括製作木乃伊的方式。而短短的安努宗教文化因其不得人心而被後來的執政者抹去,包括大量那段時期的記錄,雕刻,文獻。由此,安努文化很快消失在歷史的洪流裡,甚至有人提出過,這段歷史也許僅僅只是種虛構,流傳在民間傳說裡的毫無歷史根據的遐想。因為至今都沒有人在出土的木乃伊中找到過那樣特別的木乃伊,或許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存在過,也或許他們早就因為製作的方式問題而被時間腐化為塵埃,總之在正統的埃及歷史學裡,那段東西是完全不存在的,除了那位謎一般的法老王——斐特拉曼二世。他將他全部的謎帶進了他的墳墓,最終令他的墳墓也成了謎中之一。
而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小默罕默德對我說,他說我不知道你在把它帶回來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A,但我是注意到了,這東西不但面板,甚至包括它的血管,還保持著彈性。
我想說這根本不可能,但沒說出口,因為確實在昨天當我檢查木乃伊的頭顱的時候,我從它裂開的頭皮裡看到了一些褐色的漿狀東西。
不過如果說那是從它血管裡流出來的,未免太不可思議,三千年的時間足夠將一條河變成一堆黃沙,何況是一個死人的血管。
可是既然小默罕默德提到這一點,必然有他的原因,所以我只是輕輕搖了下頭,然後聽他繼續往下說。
小默罕默德說,種種原因,造成他一晚上徹夜未眠。因此雖然昨晚離開的時候他想過再也不回這間實驗室,第二天天還沒亮,他還是匆匆趕了過來。
到後第一件事情是用碳…14檢測屍體的年份,那是一種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來估算古屍存在時間的實驗。
根據少量殘留在屍體上的亞麻質努各白碎片,最終他判斷這具屍體存